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21日,长三角铁路单日卸车19024车,再次刷新单日卸车量历史最高纪录,货运业务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铁路助力复工复产,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更强。
今年3月9日,长三角铁路单日卸车18709车,一举打破了2021年12月11日创下的18646车单日最高卸车纪录。截至目前,已3次刷新单日卸车历史纪录。5月1日至21日,长三角铁路日均卸车达17507车,同比增加2819车,同比增长19.2%。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卸车总数达233.19万车,同比增加29.1万车,同比增长14.3%。一个个不断跳动的数字背后,见证了铁路部门保供稳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担当作为。
2022年是不同平常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复和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长三角铁路牢固树立“大运输”理念,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以货补客”措施火力全开,卸车组织力度持续加大,以多接多卸满足应装尽装配空需求,全力以赴推动货运上量,打好打赢货运增运增收大会战、攻坚战。
担负着日常运输生产统一指挥和组织重任的调度所,充分发挥调度“指挥棒”作用,坚持“向效率要空车、向效率要效益”的思想,精细组织、科学调度,“以卸保装”持续加力。在生产组织上,与各运输站段上下联动,从压缩管内运用车占用入手,抓好编组站畅通和机列衔接,加速管内重车移动,加快车流移动,跟踪掌握管内大企业库存情况和卸车进度,组织重车均衡到卸,为加快卸车创造条件。同时,向国铁集团汇报,与毗邻局集团公司联系沟通,采取就近分界口排空、就近配空装车、组织车站卸空利用等措施,优化分界口空车交接。
货运部、运输部、调度所每日组织专人紧盯点上卸车出车,对重点卸车点提出卸车对策、进行线上督导;机务部做好机车调配和机班供应,提高机车质量和运用效率,为快取快送提供动力支撑。相关车务单位优化班计划编制下达,精准调度、高效组织;相关货运单位健全路企合署办公机制,积极调配劳力抢装抢卸,加强路地协调,疏通公路堵点,用活用好专用线等各种资源,破解车辆密集到达、出货困难等难题。
在上海,铁路芦潮港中心站承受防疫、民生、外贸等物资“公转铁”带来的运输压力。适时而变,因变而胜。车站及时实施写实分析、优化作业组织、挖掘装卸能力、提高重箱疏站效率、发挥资源优势等五项具体措施,加强装卸车组织,确保运输组织畅通。3至4月,芦潮港中心站海铁联运开行班列961列,集装箱业务量达9.3万TEU,同比增长37%。其中4月份海铁联运集装箱办理47695TEU,创单月历史最高记录;4月4日装卸车数达1038车,首次突破单日装卸车千车大关。
5月21日,上海货运中心卸车1558车。该中心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优先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卸车转运;同时快速适应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运输需求,抓住疫情期间“公转铁”货运量上涨契机,明确“以卸促装”的思路,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卸车组织。该中心结合粮食、金属等货源周期性集中到达以及饮用水等常态化卸车等不同特点,主动对接生产、物流企业,及时与调度、行车等部门沟通协调,强化卸车和排空组织,保障空车链条接续,为货运装车持续上量打好基础。从年初至今,上海货运中心累计卸车近20万车。
5月18日,装载聚乙烯的6车物资集中到达苏州西站,急需要用于企业生产。上海货运中心发挥联劳协作优势,快速制定卸车计划,组织平行卸车作业,协调收货单位无缝衔接做好出货短驳,在3小时内完成抢卸任务,作业效率较平时提升10%左右。
南翔编组站负责上海地区货车的集结、分解和编组任务。车站发挥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势,实施“五位一体”综合运输指挥协调机制,做好列车到达、车辆取送等作业紧密衔接,全力压缩列车在站中转时间,为加快作业流程、推进卸车上量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今年以来,车站日均办理车数达6311车,同比增长3.7%。
作者:张晓鸣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