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过,萱草灿灿。今年“母亲节”,对一些母亲来说,有些特殊——她们没有留在自己的小家,与子女相伴。她们中的很多人正身披不同颜色的“战甲”,奋战在抗疫一线。只能通过视频、微信,在“云端”与孩子、家人见上一面。
疫情当前,重任在身,她们与子女间的对话寥寥几字,而背后的爱,深沉无言。原本柔弱的肩膀,扛起战“疫”重任,她们将母亲的细腻与勇气,付与了更多的人,展现出母爱更广博的一面。
致敬!每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母亲!
“女儿一句加油,我真没退路”
5月8日是“母亲节”,也是顾莉敏女儿的生日。生怕忙得忘记给女儿送祝福,顾莉敏提前一天就给女儿发了消息。
顾莉敏,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国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浦西封控以来,她就没回过家,要么睡在私家车里,要么睡在办公室,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工作节奏,“有时凌晨两点睡下,四点起来看有没有任务安排,五六点还能睡一小会儿”。
图右为顾莉敏
早上七点,顾莉敏给女儿发了条祝福信息,不一会儿收到了回复:“老妈养我那么大,现在到了我回报的时候。支付宝转了点零花钱,老妈节日快乐。”
“我女儿很要强,在单位也表现出色”,提起女儿顾莉敏满心骄傲。24岁的女儿一路长大都没让她太费心。此次封控期间,遇到的难题多,顾莉敏压力倍增,心中的弦一直紧绷:“有过崩溃的情绪,有过退缩的念头,但女儿一句加油,我真没退路。我不能让她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个逃兵。”
其实,顾莉敏自己也一样要强,“工作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基层工作不串百家门怎么能做好”,她说,哪怕现在不能到居民家中,也要时常出现在小区里,“居民都看不到你,你说的话他们怎么能服气”。自2015年到国年居民区工作,顾莉敏就这样一步步“走”出了与居民间的信任与感情。
与儿子并肩战“疫”,她将暖心“唠叨”留给社区孩子
“忙不忙?”“忙。”“好不好?”“好。”
过去42天,高云兰和儿子卢皓之间互发的信息寥寥无几,字数能省则省。身为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延吉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此轮疫情以来,高云兰一头扎进社区,成为7个小区800余户居民的“大家长”。而受到母亲鼓励刚刚从警的卢皓,在经侦总队工作,刚结束一个月的防疫增援,又投入打击涉疫经济犯罪的工作中。
“母亲节”前夜,实在想儿子了,高云兰拨通视频电话,看到儿子胡子拉碴的模样,她又心疼又感动,但还是要假装板起脸:“胡子记得剃,注意人民警察的形象。”
和儿子对话的简洁画风截然不同,高云兰曾坚持十几天与辖区一位19岁少年有事没事就“聊天”:“我不怕他嫌我啰嗦,就怕他不回消息”。原来这名少年确诊新冠阳性,独自去方舱隔离,随即就与家长失联了。
少年母亲无助痛哭,父亲急得要冲出小区,这一幕看得高云兰眼睛直发酸。她立即着手联系转运部门寻人,最终辗转联系上了少年。原来,少年一进舱就把手机充电器弄丢了,再加上诸多不适应,于是赌气拒绝与任何人沟通。
“因为我是第一个联系上他的人,孩子忍不住打开话匣子‘吐槽’”,高云兰让他尽情发泄情绪,还和少年约定,每天都要联系一次。于是,每晚睡觉前,她都要编辑一条长长的短信发给少年,并建议:“报名方舱志愿者,做个积极向上好青年,生活充实了时间也过得快一些”;有时候也告诉他:“我们一家三口都在抗疫一线,一个多月没见面了,疫情不退,我们不回。”十余天后,少年核酸终于转阴,并顺利回家。
忍不住多啰嗦几句,不光是做母亲的习惯,更是一位社区民警的职责使然,“在巡逻过程中看到哪里有问题,都要发在工作群里,提醒大家改正”。如今在她管段下,大部分小区已成为防范区。
“眼泪止不住,觉得亏欠孩子”
卞晓萍,雷允上药城副总经理,此轮疫情以来,她已驻守单位46天,24小时待命对接需求、统筹调配,保证防疫物资及时供应。昨天是母亲节,隔着“云端”她给15岁的儿子杨铠文写下寄语:“妈妈很欣慰,你自己把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马上就要中考了……”这质朴的几句话,把她自己写哭了,“眼泪止不住,觉得亏欠孩子”。
刚接到任务时,卞晓萍心里也没底,但不想让即将中考的儿子分心:“等大家都能顺利出门了,妈妈就回来了!”
为了尽快实现对儿子的许诺,她更拼了: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忙不迭对接急涌而来的需求:“长长的清单里,‘大白’与隔离衣需求量最大。”人手有限、运力吃紧,她尽可能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保障物资安全、有序送达各配送站点,“都是一线工作者和老百姓等着用的”。
眼下,防疫物资已经不像最初时那么吃紧,卞晓萍说,自己希望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再难都要坚持下来,“相信他也一定会交出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作者:刘力源 周辰 王宛艺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