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崇明区把降新增和防反弹作为重中之重,压紧压实包保责任,深化实施十大攻坚行动。
“三区”管理方面,崇明动态调整“三区”划定,全面推动“无疫小区”建设,已完成79个“无疫社区”、233个“无疫村”创建,全域强化城乡社区管控,稳妥有序推进社会面放开。
风险人员管理方面,加强货运司机、快递骑手、志愿者等城市服务保障人员的筛查管理,抓好出院出舱人员、集中隔离场所人员、临时集中隔离点人员等高风险人员返回社区后的管控。
坚持防控与生产生活并重,崇明织起一张张“排查网”“防控网”“服务网”。
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分区分级抓好筛查检测
目前,崇明优化已启用的217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分区分级抓好筛查检测,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全面提高“采、送、检、报、转、收”全流程效率。采样点选址充分考虑了人口密度、区域面积、流动人口数量等因素,优先设置在医疗机构、园区、文化广场、大型商超等人群密集场所。
作为此次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之一,城桥镇南门广场采取书报亭形式,棚内配备紫外线消毒装置,可同时容纳两位医务人员进行采样。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人员有序排队、按序采样。该采样点实行单人单管,由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采样,每天14时开始,开放两小时,日均采样160余人。
为更好地助力保供企业复工复产,新海镇政府联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上门为相关企业开展核酸检测服务。上海明珠湖生猪专业合作社每天根据人员轮班情况,分批、分时段进行一人一管核酸检测和抗原筛查。合作社负责人沈斌说:“围绕保供工作,合作社所有员工实行‘三班倒’机制,24小时待命,政府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上门采样服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非常便捷,服务也十分到位。”新海镇将陆续在明珠湖饲料有限公司、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保供企业,设置核酸采样点,方便更多企业员工就近进行核酸检测。
60岁以上人群新一轮接种1.2万余人
自4月20日开始,崇明区有序推进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近日,中兴镇、东平镇、向化镇三镇继续对老年人开放疫苗接种。目前,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新一轮接种12594人,累计首针接种率71.7%,全程接种率67.68%。
上午10时许,中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时疫苗接种点排着长队,大家严格按照“两米线”站定,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接种区,整个接种现场井然有序。
据介绍,前来接种的实际人数超过报名人数,全天达到800余人,而前一天的疫苗接种全天共接待544人,两次疫苗接种均以本地老年人为主。比起疫苗刚问世时,如今大家的接种意愿有所增强。一方面,村居志愿者利用小喇叭等工具流动科普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志愿者为愿意接种的老年人提前登记、打印条码、安排车辆集中接送,让老年人能够“即来即接种”。据悉,下一步崇明区将会专门开通疫苗接种学生专场。
“场所码”“数字哨兵”全程覆盖
崇明正加快推进“场所码”“电子哨兵”全程覆盖。崇明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主任黄宗逵表示,崇明将“场所码”“数字哨兵”作为复工复产复市和场所对外开放的前置条件,“应领尽领、应贴尽贴、应扫尽扫”,为疫情防控构筑数字化防控网络。据悉,崇明区政务服务办和崇明区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应用数据通报机制,定期统计通报“场所码”应用情况,并制定了《崇明区重点场所健康核验异常情况联动处置机制》,明确了各场所在管理中发现疫情风险的处置要求和流程,建立红黄码触发告警机制。
同时,崇明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落实“一企一方案”。积极推动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央企在已经复工的基础上逐步达产,同时加强各类农资供应保障,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位于新村乡的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手套,正有条不絮地赶制订单,产能恢复九成左右。
目前公司内部在岗员工900余人,到岗率近九成,全部实行闭环管理,每天做一次抗原、一次核酸,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此外,在生产中,公司每天安排专人对所有生产区域、办公场所进行消杀,运输车辆实行提前报备,严格落实驾驶员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确保生产环境卫生安全。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