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黄浦消防救援支队防火党支部有一群消防救援人员应封控要求在家隔离,在就地转化成战疫大白的同时,职业敏感度让他们关注到一些与居家隔离一起伴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隔离不隔职业,除了疫情防控任务外,他们也做起了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务,在防疫的同时贡献自己防火的专业力量。
▲黄浦消防防火党支部书记费思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因为疫情,黄浦消防防火党支部书记费思吉的两个孩子分别在两处居住,大儿子跟着他在一起。费思吉的妻子是车墩镇工作人员,因防疫任务需要,她已住在单位连续奋战多日。在收到党员就地服务号召时,费思吉在短暂思索后,决定克服眼下的家庭困难,安顿好大儿子的功课和口粮后,第一时间下沉到方松街道兰桥居委,加入居民区临时党支部。他按照居委要求,参与到核酸检测、信息统计、物资配送、扶老助弱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
▲费思吉所在的社区志愿者团队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
在社区中跑动多了,对社区消防安全治理现状了解得更清晰了,他发现最近电动车不规范停放和充电的情况有所减少,但由于居民居家现状,囤货及生活垃圾导致的堵塞楼道的因素增加了,存在消防隐患。在完成志愿服务后,他在居委设立的楼道工作群里提示消防安全,居民们相互监督、理解,一些动态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防火监督四处郑莉莉创作了沪语版“防疫防火顺口溜”。
防火监督四处副处长郑莉莉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预期判断,在浦西全员核酸的前一天创作了沪语版“防疫防火顺口溜”,在当天组织全员核酸的同时,提醒群众带好钥匙,关好明火。这条朗朗上口的沪语版顺口溜,不仅在上海各个街道的消防志愿者口中传诵,更在黄浦消防无人机的配合下,在区域上空持续播放。
▲郑莉莉创作的沪语版“防疫防火顺口溜”在上海各街道的消防志愿者口中传播。
防火监督一处技术干部朱榴婧所在的居民楼栋老年比较多,作为“大白”的她考虑到一些居民家里事情多、忘性大,在组织核酸排队的同时,她也对居民们再三关照,“阿婆,屋里事体想清桑,煤气灶关好了吗,家里电器使用要注意……”
▲防火监督一处朱榴婧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协助完成小区全员核酸检测,为社区人员发放新冠抗原自测试剂,认真仔细核对人员名单,配合居委进行网格化筛查,与此同时,她们还重点对老人等弱势群体进行消防安全温馨提示,传递“火焰蓝”特色温暖和关怀。
▲朱榴婧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在防火党支部这个大家庭中,战役“夫妻档”不少,防火监督三处技术干部张新和爱人姚仙丽就是这样一对奋战一线的抗疫伉俪。姚仙丽是瑞金二路街道淮中居委一名社工,负责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开展社区巡查、隔离人员健康防护监查、居民核酸检测、重点人员信息每日上报等。最近实行新一轮核酸筛查,要求居委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为此,姚仙丽已经多天没有回家了。有时想念儿子,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视频电话和孩子聊上几句,便又匆匆投入到工作中去。
▲姚仙丽在工作中。
为了解决孩子在家无人照顾的问题,夫妻二人商量后让外甥女专门请假过来照顾孩子。没了后顾之忧,他们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用他们的话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大家”好,才会有“小家”好;只有相互理解配合,默默坚守,才能打赢这场阻击战。
▲防火监督三处张新开展云上消防监督指导服务工作。
丈夫张新居家期间他通过物联网电子巡检、视频连线检查、微信群信息提示等方式开展云上消防监督指导服务工作,还主动当起“火焰蓝”志愿者,通过楼组微信群推送疫情期间消防安全知识,积极参与公寓楼送菜送物资送快递等志愿服务中,得到了群众的纷纷点赞。
▲张新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一名党员一面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火焰蓝”的身影,这些防火卫士就像一条红纽带把党员和社区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竭诚为民”的行动让传递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让一枚枚党徽闪耀在战疫一线。
作者:赵立荣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