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半,FOUND 158物业经理谭清国从家中出发了,他的临时身份是保供车司机,任务是要赶到青浦区某水果批发商处,搬运100箱保供水果。而另一头,接货人则是在托马斯学校集中封闭管理的120多位少数民族孩子。即使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当下,这些特殊人群也不能被拉下。
这个紧急任务,是谭清国4月5日晚间临时接到的。当天下午,普陀区投促办黄主任接到区教育局发来的需求:晋元中学的少数民族班级,120多位学生已经很久没吃到过水果了,能否为这些在沪集中安置的特殊人群也送一点生活保障物资?
接到任务的时候,黄主任正在与伸大厦和FOUND 158的负责人商讨下一步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事宜,该负责人无意中听到需求后,立刻“请战”:让我们为这些孩子做点事。
于是,一场“保供行动”开始了。首先是寻找货源,当前虽然市场供应充足,但传统渠道不少方式难以联系,多方辗转联系之后,伸大厦和FOUND 158负责人终于找到了一家水果供应商,答应能在短时间内供货100箱水果,但供应商也说得直白:我们没有运力,你们要自己来提货。
很快,一支物流保供小组集结!FOUND158的物业经理谭清国自告奋勇进群,他是一名从部队转业归来的老党员,连声说“这种时刻,党员一定要上”;伸大厦物业工程部的郑锁也进群了,他说“水果很重,肯定要搬运,我行”;负责市场的周文总也进群了,负责后勤协调,保障前方的供应。众人还为群起了一个暖心的名字——为少数民族学生送暖心。
从家到青浦区,单程大约22公里,虽然路上几乎没车,但谭清国说至少查了六次,在每个高速路口、高架入口以及区区交界处,都有人会停下检查通行证、48小时核酸、行程码等。早上6点半,谭清国抵达供应商所在的公司,100箱水果已经整整齐齐堆在园区内,清晨已经做好了消杀工作。
“立刻开始装车!”他告诉记者,每个箱子的重量都在40到50斤左右,只能靠他与郑锁两人装卸,“感觉整个肩膀都是麻木的”。由于水果较多,一车装不下,他立刻与后方团队接洽,由于运送物资的车辆有限,为了保证物资运送的及时性,老谭决定运两个回合,“如果加紧搬运,一个上午能搞定!”
中午11点半,100箱装满苹果和橙子的生活物资,整整齐齐垒在了普陀区托马斯学校门口,正赶上孩子们的午饭时间。一个小时后,照顾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留守老师陆高原发来了一张张照片,照片中,孩子们吃到了久违的水果,在疫情艰难时刻的最美笑容,让人动容。
事实上,上海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并没有缺位。比如,各大平台都相继上线了特需服务应急通道,为独居的老人送上米面蔬菜,为刚刚出生的婴幼儿开通婴幼儿奶粉的绿色通道。同样,对于少数民族孩子的关爱也不能拉下,他们的笑容也是疫情里难得的春天。
记者了解到,这已经不是FOUND 158的保供队伍第一次集结了。疫情发生以来,一支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就始终活跃在一线,它们由FOUND158及姐妹项目伸大厦自发组织而成,志愿者均来自项目中的经理及管理层人员,关键时刻,他们主动挑起这份艰巨的责任,为留守在学校的教工人员、少数民族学生雪中送炭,尽可能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抗疫出一份力,增添正能量的光芒。
“我其实只是一个搬运工,我就想用最快速度,将保障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在采访中,谭清国始终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党员志愿者应该做的事,在关键时刻,能冲上前方,能做一点贡献。
作者:徐晶卉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