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金山区上海湾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社区就成立了一支由机关事业单位男青年和第三方组成的转运工作组。转运工作组的工作内容因需因势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转运返沪人员到转运入境隔离人员,再到转运封控区、管控区外出就医人员,转运服务对象也从涉疫人员扩大到核酸检测样本。高新区抗疫“转运人”日夜不停连轴转,勇担使命,逆风前行,顺利地完成了各项转运任务。截止目前,转运队伍累计完成人员转运2200多人次,出车1500多次,核酸样本转运54万余管次。
解离人员转运
“马师傅,全季酒店解除隔离2人,现在需要接回,出发的时候在群里报备一声,必须要提前给隔离酒店打电话联系确认,接到解离人员后身份信息确认好,解离人员接回后与村居负责人联系对接好”“正在穿防护服,已经和酒店确认过了,现在马上去接。”这些对话反映了转运工作组从接到转运任务开始,转运工作组组长朱杰时刻叮嘱组员每个流程都要细致认真,确保顺利完成转运,经过一系列联系、沟通和确认直至完成整个闭环工作。
在将解离人员转运回住处时,经常会遇到周边居民因心存顾虑而引发一些小矛盾、小波动。每当碰到这类情况,转运队员总是一边安抚转运对象的情绪,一边协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耐心地向周边居民解释、劝导,化解居民顾虑,顺利完成每一单转运任务。
解离转运不是简单地把转运对象送到指定地址一放了之,经常需要多方面的沟通协调,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确保转运安全、有序和高效。
就医人员转运
根据疫情管控需要,转运工作组担负起了封控区及管控区居民外出就医的转运任务。截至目前,小组已累计接送266人次到市、区各级医院就医,使包括孕妇、婴幼儿、血透患者和放化疗患者等在内的各类人员的就医需求得到了保障。
负责外区就医的转运队员,常常需要一天内接送多名患者往返于多家医院。转运队员一方面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合理统筹规划好各医院的就医时间和全天行车线路,以便提高转运效率;另一方面要确保就医时间的同时符合全程闭环管理的需要,吃饭上厕所等基本日常需求也都是尽可能压缩,自带热水瓶冲泡方便面成为了“午饭标配”。
一次在执行管控区高龄老人外出就医的转运任务时,由于老人病情复杂,需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为了抢出时间在一天内完成多家医院的就医程序,同时也为了确保整个转运的闭环,转运队员小陈一整天都没有吃饭喝水,全程没有一句怨言。全部就医结束后,被安全送回的老人深受感动,临别时摸出了口袋内的钱想要答谢陈师傅,被陈师傅婉言谢绝了。
在转运工作中,全体“转运人”严格执行转运工作规范,以人为本热情服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就医转运任务。
核酸样本转运
高频次全员核酸检测是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头戏,为了配合全员核酸,转运工作组第一时间对队员架构和分工进行了统筹调整。
“各位转运人员,上午7:30在门卫领取防护物资,在各自的点位完成核酸样本转运工作,在收取、转运和交接环节中会碰触样本箱,大家务必按照防疫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杀。”随着转运群里发布工作指令后,一天的核酸样本转运工作开始了。
在转运期间,转运人员从早晨开始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往返于核酸采集点和检测点,两点一线与时间赛跑。
一开始由于内外部道路封控及各单位各环节的衔接还不顺畅,转运人员经常需要绕行大量路程,导致样本箱交接等待的时间较长,影响了样本转运的效率。发现问题后,转运工作组立即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提出优化样本交接流程,又根据积累的转运经验重新优化转运路线,大大提升了样本转运的速率,确保全员核酸“最后一公里”高效畅通。 核酸样本转运人员尽心尽力坚守“疫”线,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是他们不惧风险的艰辛付出。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