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地处金山区西北部,与沪浙五区县(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嘉善县、平湖市)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的“西南门户”。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面对镇域范围广、人员流动多、防控压力大等严峻形势,枫泾始终将“防输入”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通过设置外围防护圈、开展封闭式“大包围”管理、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由外至内层层构建防护圈,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
外围道口的“防护圈”
“您好,您从哪儿来,去哪儿,请出示一下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5月9日晚上11点多,在位于朱枫公路叶新公路交界口,工作人员金辉正在对车辆进行认真询问和查验。从外区回枫的老俞,因没有相关手续被“拦”在了道口外。
“回来的时候比较匆忙,也没有问清楚相关情况,现在都这么晚了总不能让我再回去吧?”金辉在听完了老俞的“抱怨”后,一边安抚着他的情绪,一边帮助其与所在的居委会取得了联系。在道口其他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和帮助下,老俞不仅将带回来的物品交到了妻子手中,还顺利入住进了集中健康监测点。
金辉与同事们值守的“卡口”地处金山区与松江区交界处,平时两地群众来往频繁,但是关键时刻,从严落实防疫举措,大家却没有半分含糊。这么长时间的坚守,他们还总结守好道口的秘籍,“引导过往人员配合防疫工作不能只是‘按规矩办事’,要多一份耐心和热情,他们才会有更多回应和配合。”
“枫泾一共有两处区区卡口,除了有公安警力驻守外,还增派了50多名志愿者,3班倒对卡口进行24小时值守。在入枫高速道口,我们设立有缓冲区,车辆在查验完成各项防疫措施后方给予通行。”枫泾镇党委副书记陈中明告诉记者,枫泾与浙江毗邻的8个等级道口、8个无名道口也均设置有硬隔离措施,安排志愿者24小时进行值守,他们组成了一个个坚固堡垒,牢牢守护着入枫的各扇“大门”。
封闭式的“大包围”管理
“430辆货车,有通行证的生活车、外面及持证的人员进出约220人。”在枫泾工业区兴豪路亭枫公路卡口,志愿者准确地说出了当时查验的车辆、人员的信息情况。“逢车必查、逢车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这是卡口志愿者最真实地写照。一直在来回奔波,一辆车接着一辆车地查,一句话接着一句话地问……虽然旁边就是临时休息室,但是在车辆较少的间隙,大家也很少进去休息,而是互相帮衬着减少彼此的辛苦。
“园区内现有企业622家、员工22864人。考虑到这里道路四通八达、车辆和人员流动大等特点,所以我们从4月23日开始,对园区(南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枫泾镇党委副书记陈中明表示,整个区域内就留了兴豪路亭枫公路和兴新路建定路两个出入口,并安排有志愿者24小时对进出车辆和人员实施严格检查。
原来,为集中有限防控力量,减轻查验值守人员的负担,进一步提升出入口管控力度,枫泾镇在统筹优化下,将33个村居划分为13个独立单元格,实现了“大包围”管理模式,枫泾工业区(南区)便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守好这第二道防护圈,除了加强人员防疫政策培训外,各卡口在值守队伍组成上也以该区域内志愿者为主,他们不仅熟悉地形还了解当地村居民情况,在严格落实“一戴三查”、查证验证防疫手势等工作开展中显得尤为得心应手。
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
“快停下,停下!这里不能走,你们这样翻过去是违法的。”近日,家住新元村的陆老伯在田头干活时,发现有两名外来人员准备翻越防护栏前往浙江姚庄镇,情急一下便大声呼喊起来。
防疫巡逻队员闻声迅速到达现场后,协力制止了两人的行为。经过了解得知,两人因无法承担每日伙食费用和房租,于是从原居住地一路骑车来到新元张文荡道口,准备翻越防护栏过桥后前往浙江嘉兴投奔老乡。在查验两人核酸码等相关信息后,巡逻队员拿来了面包和水,让他们先填饱肚子。经过劝说和交流后,新元村对两人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这段时间以来,一方面我们通过加强巡逻,发现非正常途经进入的人员;另一方面就是紧紧依靠村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大家一起巩固好防疫成果。”新元村党总支书记沈伟峰说,因为村里地处浙沪交界,所以这段时间群众发现的各类人员就比较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现场核实,对滞留的或者有困难的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救助。
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战疫情的力量之源。据悉,为进一步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枫泾镇还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全镇群众发现周边地区可疑人员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辖区的,视情况给予不同奖励。
作者:俞翔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