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吃了吗?”电话那头传来袁先生无比熟悉却又无比思念的声音。“吃过了,妈,你吃了吗?”看着屏幕中77岁老母亲饱经风霜的脸庞,袁先生的眼中突然多了些晶莹。
没有人知道,这位努力坚强的中年男人,是如何顶住命运的磨难,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2021年,袁先生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成为植物人,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而他的母亲张阿姨,则是一名先天性智障患者,日常生活也需要他人照料。
4月下旬,袁先生母亲张阿姨突然抗原检测异常,经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而居住在一起的父亲与袁先生也被确诊。作为密接人员,袁先生的妻子和2个小孩随即被转到隔离酒店,袁先生自己则独力承担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4月22日凌晨,袁先生父亲突然呼吸困难,被120紧急送到医院抢救,而当天张阿姨则需要被转运至宝山邮轮港方舱医院隔离治疗。一边是需要24小时看护的父亲,一边是白发苍苍的年迈母亲,袁先生焦急不已却又分身乏术。几经思考,无奈的袁先生只好让年近八十,患有先天智障的母亲独自一人去往邮轮港方舱隔离。
由于身体原因,张阿姨无法使用手机。在与母亲分别前,袁先生用一个工作牌把母亲的身份证以及自己和妻子的联系方式写在上面,挂在母亲的脖子上,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到母亲。然而,母亲被送到方舱医院后,袁先生一直试图与她联系,但始终都没有联系上,内心很是焦急。
“母亲身体不好,又不知道怎么向别人求助,我想到她孤独一人在方舱医院里,心中真的很痛苦、很煎熬。”母亲去了方舱医院后,袁先生几乎每天都辗转难眠。
就在他近乎绝望的时候,4月27日,在医院陪护父亲的袁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的民警王宣仙打来的。
“你好,请问是张阿姨的儿子吗?我们看到您母亲一个人在方舱里,好像非常焦虑,一直想到方舱外面去。刚才我看到阿姨随身携带的联系卡,她说她很想自己的儿子,想跟你通电话。这是我的工作手机号码,您今后有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那天,袁先生通过民警发来的视频连线看到了母亲,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在袁先生讲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之后,王宣仙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袁先生,你放心地照顾父亲吧,你的母亲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她。”
那天以后,张阿姨不再独自一人站在窗边远望,脸上的笑容也明显多了起来,变得越来越喜欢与身边的人交流。因为每当张阿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身边就会有民警、志愿者、医护人员以及许多热心的年轻人帮她拨通与家人的语音和视频。他们热情且细心,主动为张阿姨叠被子、打饭、梳头、搀扶她散步……每个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般,关心和爱护着这位老人。袁先生每天通过视频了解到母亲的生活状况后,内心也十分感动,而张阿姨虽然无法轻松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她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着一声声“谢谢”的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年迈的老母亲是多么感谢邮轮港方舱内这些“儿女们”。
“祝我的妈妈母亲节快乐!”5月8日,袁先生向方舱医院工作人员发来了自己录制的一段视频,“感谢方舱医院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对我母亲的照顾!感谢王警官,搭起了让我与母亲联系的桥梁!”
作者:周辰
通讯员:韩飞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