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李平(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吴淞派出所社区综合协管队员)
采访记者:周辰
我今年48岁,是一名党员。自3月31日起,我就地服务于宝山区吴淞街道和丰居委会,再也没回过家。和丰居委会下辖的社区比较特殊,既有高层住宅,也有6层高的老公房,甚至还有一片区域是仍需拎马桶的平房。尤其是淞滨路70弄小区的居民,主要是上钢五村和国棉八厂的退休职工,老龄化程度高,独居老人也多。所以封控管理期间,送菜配药等老人急需的保障工作就都落到了居委会和我们这些志愿者身上。老人的事怎么能耽搁,我每天都给自己喊着“快点,再快点”。
前两天,我帮居民配药回来,没想到,又累又饿又热的我,一下子晕倒在了小区门口。一群好心人第一时间唤醒了我,我永远记得我醒来时眼前的画面:大家围在我身边,隔着防护面罩,看到大家关心的眼光,我不停说着谢谢,心里很受感动:这不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吗!
事情发生在4月7日,我清晨5点起床忙碌抗原检测,和其他志愿者一共发下去2000多份抗原试剂盒,就这样错过了午饭。接着我赶着为18位居民配药,先到吴淞中心医院,挂号、排队拿药到三点多;又赶去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排队拿药。拿了一大箱子药我赶紧赶回居委,眼看快到小区门口,只感到头一昏、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我被叫醒时,发现自己靠坐在墙边,小区保安、公安民警都围着我,问我有没有事。大家为了救我,及时摘了我的面罩、口罩和蓝色隔离衣。后来,大家把我送回小区,民警还叮嘱我一定要按时吃饭,有事就找派出所求助,他们也会尽力帮忙协调居民面临的生活、用药、治病等实际困难。
回到居委会办公室,我喝了几口水,开始分配药品,再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吃过晚饭,又来了一批爱心蔬菜礼包,我和大家一起忙碌分菜送菜直至深夜。
这两天,还有很多小区居民知道了我的事,纷纷通过电话、消息来关心。昨天在核酸检测现场,一位老阿姨拿出200块钱要塞给我,说是买点营养品。我坚决不肯收。
然而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志愿者该做的事情,这个小插曲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节奏,“快点,再快点”。
作者:李平
编辑:周辰 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