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坐上时光机,与过去的你来张合影了吗?想不想走上“梦想大道”,重温过去28年来的历史“闪光点”?再看一段把一根根柱子转化为3D影像的投影秀,感受技术与艺术碰撞出的视觉冲击?
这些“梦想”今天起就可以全部实现——在民生艺术码头·八万吨筒仓,一场名为“看见·梦想”的影像艺术展拉开了大幕,166位摄影师与市民的300余幅摄影艺术作品以充满想象力的展示手段,呈现在观众眼前,聚焦浦东开发开放28年的光辉历程,通过影像记录时代、看见梦想。
一走进民生艺术码头·八万吨筒仓,新旧时空的碰撞感扑面而来。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也见证了浦东从一片农田转变为今日的开放之城、梦想之城。作为整场展览的序章,一台主题秀巧妙利用了工业空间里的多根柱面,把静态的摄影作品转化为动态的影像。
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3D投影技术,“筒仓”林立的立柱面竟然呈现出了完整、精确的画面,时而分立、时而聚合的动态表演伴随着专为浦东开发开放谱写的《浦东交响·天际》的乐章配乐,观众可以一睹三维动画还原的“陆家嘴天际线”等浦东地标的建设过程。
在空间展陈中,策展人把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的历史节点具象为40和28这两个数字的造型,一条“梦想大道”上的摄影作品展出串起了浦东发展历程中令人自豪的建设成就与事件。
影像是时代的印证,如今更成为越来越多普通市民自我创作、与城市共情的纽带。在“有你·有我”展区,与天顶的“圆筒”上下对应的弧形立柱呈现一排排张欢笑照片,多元的人群,无数的笑脸在此和谐共存,象征了浦东海纳百川、广纳人才的气度胸襟,每一张笑脸也正是“你我”——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浦东市民。观众也可以将自己的摄影作品投稿加入本次展览,在展期中“集体创造”出一组展项,代表正是无数个普通的“你我”,共同建设了今日的浦东。
展览中还特设互动展项,以数码合成技术,让观众“穿越”回自己与浦东拍摄的老照片里,回味并肩点滴,寻找出发的初心;也有致未来浦东的一封信,将对浦东的美好寄语在现场进行投递。本展同时携手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文化中心,举办“摄想天地——小小摄影家”活动,以少年儿童的稚趣之眼捕捉浦东的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已征集到1500多份投稿。
为使观众深入了解摄影艺术、通过艺术创作了解城市变化,此次展览还特设了“观看之道”艺术人文沙龙,特邀顾铮、林叶、马良、施瀚涛、徐明松、席子等国际摄影界的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从“城市与摄影”角度出发,分享自己的体悟心得,细数城市的变化和用镜头记录变化的方式,讲述变化中的人情故事。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宣传部、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将持续开放至2019年1月。
作者:唐玮婕
摄影:唐玮婕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