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上海的第一场雾霾天气似乎来得要比之前预计的更持久、更顽固。原先,环保部门预计周三晚间上海的空气质量将走出污染,但最新预报却认为,这场雾霾至少会持续到本周五白天。
从27日下午开始,上海空气质量急转直下,晚上19点,有关方面启动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启动Ⅳ级响应措施。上海上一次因为PM2.5超标而启动空气污染预警,还要追溯到上一个冬天。
根据环保部门的分析,这一次污染很大程度上是外来输送与本地排放叠加的结果。上海周边的江苏、安徽,乃至北方,之前已陷入“十面霾伏”,许多城市的AQI(空气质量指数)甚至已经触及上限500,达到“爆表”水平。在空气质量地图上,上海北方可以见到一大片令人心悸的深棕色和黑色区域。
上海这次的污染天气,与周边和北方的雾霾高度相关。据分析,北方这次雾霾成因比较复杂。之前几天,北方遭遇了今年秋冬最严重的污染过程。随着一股冷空气从新疆、甘肃等地入境,污染非但没有散去,甚至还与被冷空气裹挟而来的沙尘相混。
这股“霾+尘”的气团在冷空气推动下,一度在27日东移入海。但在海风的吹拂下,污染物进一步迂回南下,从而在海陆两路对长三角形成夹击。
那么,上海这波污染何时会消散呢?
环保部门在27日晚间发布的一份预报中,曾认为28日上海夜间空气质量就会转“良”。但28日晚间的预报认为,28日夜里上海空气质量可能更糟,达到重度污染;29日白天到夜里则为中度污染到轻度污染。一直到本周五也就是30日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良”。
环保部门表示,这两天上海大气环境持续静稳,对于本地累积污染物的扩散相当不利。而且,北方污染气团的“主力”在28日显著向南压,江苏、安徽北部已经取代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区,成为污染物浓度爆表的重灾区。
根据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的分析,长三角地区12月初的大气环境对于污染物扩散依然不那么有利,可能会出现中度到重度的污染过程。上海处于沿海地区,情况可能会稍好。
作者:张懿
图片:叶辰亮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