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进博会及虹桥品汇平台的溢出效应,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迅速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惊人的“网红”商品。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未久,作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主力军和主平台,虹桥品汇日前迎来“第四届上海咖啡师大赛”总决赛,进博会里的氤氲咖啡香,被带到了虹桥国际咖啡港。作为进博月咖啡系列活动的开篇,本届大赛集聚了一批咖啡专业人士,推动贸易、人才、文化集聚,做深做精咖啡细分市场,促进咖啡产业发展。
袅袅香气里,一杯咖啡正在积蓄起巨大能量,推动百亿元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这艘“大船”扬帆起航。
上海成为咖啡品牌全球版图的重要一块
进博会在兑现“越办越好”承诺的同时,其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越发彰显、效应愈发外溢。
人文交流为序,共商合作促进。咖啡庄园主、咖啡企业负责人、咖啡培训师等业内人士集聚,带来了产业生态的集聚。过去三年,大批全球优选咖啡豆从进博会启航,在中国“生根发芽”,赢得全球机遇,上海由此成为诸多咖啡品牌全球版图中的重要一块。
本届大赛咖啡豆赞助商、虹桥国际咖啡港签约入驻企业——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以出口带动进口、助推国际采购的典型案例。埃塞俄比亚作为全球第五大咖啡生产国,其咖啡出口量庞大,且品质上乘,上海龙头利用其在埃塞俄比亚的毛衫生产基地建立起来的各种资源,直接联系到当地咖啡种植园,大力推进咖啡直接采购业务,并迅速在中国注册了自有咖啡品牌——ESSEQARO,形成埃塞俄比亚生豆进口—国内烘焙—线下线上同步销售的运营模式。借助进博会及虹桥品汇平台溢出效应,原本在中国市场籍籍无名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迅速成为销量惊人的“网红”商品。
“在中国、为世界”,以进博会为窗口,越来越多全球企业正加速深耕中国市场。麦隆咖啡11月6日签约入驻虹桥国际咖啡港,在本届进博会上带来了产自9个不同国家的咖啡生豆以及12种咖啡烘焙产品。“身兼多重角色”的它,既是进博会参展商,又是咖啡贸易商和采购商。签约入驻咖啡港后,麦隆计划通过咖啡品牌连锁店与中国客户直接面对面,同时进一步巩固咖啡生豆采购、烘焙等上中游咖啡产业品质,进而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咖啡产业链。
从种子到杯子,咖啡全产业链加速集成
进博会成功举办的背后,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其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进博会“6天+365天”的平台溢出效应,有助于打造国际贸易的全产业链,咖啡产业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虹桥国际咖啡港开港,吸引了众多业内企业集聚。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贸易额达5亿元。咖啡新消费品牌“熊困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已签约并将于明年4月入驻。谈起签约原因,这位负责人透露,全产业链集聚效应对于新消费品牌而言非常重要,“大虹桥的地理位置好,无论是上游生豆采买、原料供应,还是下游代工工厂,都在2小时活动圈内”。
记者获悉,未来虹桥国际咖啡港还将建设一个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展示交易中心、咖啡认证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和文化信息交流中心一起,集成全产业链产品展销,加快布局咖啡贸易、产业和文化的集聚,“十四五”期末,将在虹桥形成百亿元级的咖啡产业规模。
多方合力,一杯咖啡才会越品越醇香。以“做优做强进出口商品集散地、高质量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新平台”为使命和方向,虹桥品汇致力于引进优质进口商品,助力众多进博展商“留下来”,打造“进博产业链”。
作者:徐晶卉
编辑:施薇
摄影:张伊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