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少群众在家“宅”出新天际,找到诸多新颖有趣的休闲娱乐方式。但文化艺术生活也没有就此停止,一系列“云上”文化艺术形式丰富了市民群众生活,见证着云端互联、新媒体技术所呈现的更多可能。
顺应群众“云上”参与文化活动的新方式,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长宁区活动于3月28日在“长宁文化云”平台同步启动,活动分为“云展播”“云直播”“云剧场”“云活动”“云展厅”“云讲堂”“长三角”七大板块,为市民文化生活注入更多生机活力、乐享源源不断的精彩。其中,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推陈出新,策划全新直播栏目《长桌派》,带来耳目一新新体验,节目首次直播累积观看达到近20万人次。
“长桌”汇聚欢乐,美食、文化其乐融融
3月28日下午,主题为“我们的美好时光”的“文化节长桌派”直播节目正式登陆“长宁文化云”平台。现场布置以春天色彩为主,长桌上摆放着各类食材,主持人叶笑樱、主播朱小虎、徐丽正和四位嘉宾在长桌、美食与咖啡营造的温馨氛围中进行互动交流。作为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文化服务日”的项目之一,这场直播没有观众、也没有进行过多次彩排,更多呈现的是台上7个人将美食与文化、生活融合在一起时碰撞出来的火花。
叶笑樱介绍说:“‘吃’是一种享受,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大家在一起所谈论的范围可以是任何与美食有联系、有融合的东西。”
以往的市民文化节,作为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主任,叶笑樱忙碌在台前幕后,组织开展演出、安排互动体验项目、探索更多对百姓“口味”的文化活动。今年文化节所有节目活动移至线上,叶笑樱策划的《长桌派》直播节目不受传统讲座的刻板形式约束,不拘泥于某一特定文化范围,首次直播就为“吃”这件最日常的事注入艺术底色,也为“聊天”这件事增添了新的活力。
线上直播是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首次尝试。联合跨界资源、兼顾不同年龄人群,兼备环境、互动、知识、趣味,通过最平凡的主题和形式让大家体会生活中的美好。主播之一、文艺特色精品咖啡馆“虎咖啡”创始人朱小虎表示:“文化节对市民来说是一种生活体验,希望能做出优质的内容为市民提供正能量。”
馆“喵”双双出动,形象、意义缺一不可
除了让人“眼馋”的美食和咖啡,此次直播还出现了两张“新面孔”——“猫宁”和“奶特”,成为长桌上“惹眼”的角色。
取自英文“Morning(早上)”和“Night(晚上)”的谐音,最近,这一黑一白两只猫咪成为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吉祥物”。叶笑樱笑着说:“这两只猫是真实存在在馆内车库里的,他们就像我们的伙伴一样。文化工作者每天有很多工作,早出晚归是很日常的事情,取这两个名字,设计出这样的形象,其实代表的就是我们自己。”
“猫宁”和“奶特”的诞生是机缘巧合,也是深思熟虑。用丰富的色彩、进行多次设计、收集多方意见,将文化人身上的活力与动力赋予其中,才有了这两个卡通形象的诞生。两只吉祥物在直播上的首次露出让人眼前一亮,加上现场一些猫咪元素的搭配,为此次直播节目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艺术性。日后,“猫宁”和“奶特”还将出现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各个平台和活动上,打造更亲民的文化生活、呈现更多元的艺术魅力。
疫情难掩激情,责任、创作相得益彰
从《和·鸣》惊艳群星奖舞台到每年“虹秋”艺术节圆满落幕,再到如今疫情期间宅家进行文化创作、《长桌派》栏目、场馆吉祥物诞生,回忆这一路,叶笑樱笑称:“文化创作一直在激励着我。”
以往每一年365天,长宁文化艺术中心都只会在除夕闭馆,其余每一天都对广大市民按时按点开放,为的就是能满足各个时间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年疫情肆虐,闭馆后的文艺工作者们不得不待在家里,但这样的生活节奏并没有让大家感到轻松,长久以来为百姓考虑、为群众丰富生活的工作习惯让他们开始自主进行创作。整个疫情期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的干部们仍保持着强烈的公共文化意识,创作了多个原创作品,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抖音账号、上海市民文化节直播节目《长桌派》应运而生,并开展了“线上摄影展”、“无接触广场舞”等诸多活动,让市民群众在家也能拥有文化艺术生活。
当城市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为市民群众提供文化生活、找到更多体验方式是身为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不断创新、摸索特色是群文创作路上的方向,也是在为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蓄能量。
作者:周渊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朱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