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里人头攒动的一些江南古镇景点,今年初春显得特别安静。记者今日了解到,受严峻的疫情形势影响,朱家角古镇、南翔老街、枫泾古镇等沪郊著名的古镇景区目前都暂停开放。古镇景区以“空”迎战,平日热闹的步行街上,如今只有认真消毒的志愿者,巡查街巷的保安兄弟,以及入户排摸的安全小组。
在朱家角古镇,按照朱家角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古镇景区严格开展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疫情。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在原基础上增设了中观音桥、漕河街、圆津禅院三个卡点,并且将课植园停车场通往景区的支路封闭,同时增强一号门和城隍庙两个卡点的人员配置,各班头严格做到交接时间不留间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具体布岗情况如下:
一号门:原由2名综治队员、2名特保队员值守,现增派2名第三方工作人员共同值守。
城隍庙:原由2名特保队员值守,现增派2名特保队员、2名第三方工作人员共同值守。
中观音桥、漕河街、圆津禅院:由第三方负责,每个卡点派2名工作人员值守。
严格出入管理。每个卡点严格按照“凭证出入,出入必登”要求,做好出入人员的核查和信息登记,同时一号门继续做好体温测量工作。
在南翔老街,疫情防控措施也一再升级。春节过后,为了防止因返程高峰和企业“复工潮”带来的疫情扩散,自2月3日起,南翔老街景区暂停开放,所有路口采取封闭式管控措施,9个出入口只留解放街(报济桥)、解放街(槎溪书场)2个路口限商户和住户进入。每个路口除保安驻守外,还安排志愿者轮岗值守,严格落实“五必”举措:遇人必拦,身份必查,事由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记。进入景区管控区域前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使用免洗洗手液后,登记核实个人信息,不漏盲点。
为了进一步强化疫情管控,阻断传播,不留死角,2月14日起,景区推出商户/住户出入通行证,严格限制商户入内人数,谢绝住户访客进出,控制人员聚集。同时,要求填写“人在南翔”上的《南翔镇人员信息登记表》,未满14天观察期的回沪人员不得进入。与此同时,老街停车场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求进入停车场的所有随车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登记车牌号,核实身份证件并做好信息记录。截至目前,景区暂无发热病症人员。为减少病毒的传播,志愿者“小橙子”团队的队员们始终坚持每日2次以上的全面消毒工作,路面、垃圾桶、垃圾厢房、窨井盖、公共厕所等公共区域无一遗漏,办公场所也毫不马虎。
2月3日起,老街公司行政人员复工后,每天上班前必须到指定地点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者才能进入办公。行政部也相继下发《南翔老街复工后日常防护工作指引》、《南翔镇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信息传达的工作指引》和《承诺书》,要求员工仔细阅读和填写,着重强调了员工个人卫生防护以及及时上报重点信息的重要性,杜绝瞒报、谎报、晚报等任何情况的出现。
为避免人员聚集,老街公司行政人员采取排班上岗,做到在岗、在家办公两不误,周末则采取轮岗轮休的方式,共克时艰!对于防控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公司领导班子也是高度重视,及时调度,补充物资,保障景区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
安全小组已完成对63名商户、住户人员的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调查,详细记录各类关键信息。尤其针对近日返沪的“1+14”重点地区人员,同时发放告知书、签订居家隔离观察承诺书与自我健康观察承诺书,联合属地居委会进行14天隔离登记,每日排查,不留一人。为进一步强化管控,2月10日起,景区要求所有商户闭店停业,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在枫泾古镇景区,也同样是以“空”迎战,实行封闭式管控。枫泾古镇旅游区虽然是景点,已不对外开放,但是在古镇生活的居民有将近两万人,大小路口49个,也就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小区了。随着现在返程高峰的到来,每天进出的外地车辆达到千余辆,防疫的形势也是日趋严峻。目前,枫泾古镇景区大小路口共49个,实行封闭管理之后,38个禁止通行,留11个必要路口,由枫泾古镇旅游公司居民志愿者、商户,统筹力量,联防联控。
作为出入古镇的主入口,枫泾古镇的牌楼前,驻守了四、五名一线防疫人员,分两班倒,24小时值守,记录外地来沪车辆,测体温,为了防止重复检查,占用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所有村居还为外地的常住居民办了临时出入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作者:薄小波
图片:由朱家角镇 南翔镇 枫泾镇提供
编辑:邵珍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