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起,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商超也在陆续复工复产中。
作为上海12家重点连锁超市之一,截至5月20日,家乐福上海门店基本恢复线上营业;同时其分别位于上海徐汇区、松江区、浦东新区、虹口区、青浦区、长宁区等区的20家门店已经恢复线下营业,双线服务社区消费者。
与家乐福超市一样,沪上的联华、大润发、卜蜂莲花等超市,均开始“双线作战”。
双线作战
“家乐福古北店平时的员工为170人左右,目前到店员工108人,已经达到60%以上。能保障一个店的正常运转了。”家乐福古北店店长张瑞卿这样表示。
这家店是从5月17日恢复线下运营的,装上数字哨兵,采取员工“1+1”的防疫保障,古北店承接了虹桥街道和新华街道的线下客流,“我们会为防范区的居民发放邀请卡,每天最高限制人数在3000人,通过错峰出行保障平稳。”
记者看到,目前家乐福店内货源充足,民生类商品3-5倍备货,蔬菜、水果、肉、蛋、奶米面粮油与零食等销售旺盛。多种淡水活鱼,冰鲜海鱼、鲜活小龙虾、生蚝、气调包装品牌冰鲜肉、8424西瓜、榴莲、芒果等新上市的水果蔬菜等都备受欢迎。
原来的社区团购和社区集单模式都还存在,线下开始运转后,超市便进入“双线作战”模式。货,依然是一盘货,但人手需要重新安排。张瑞卿介绍,目前,门店约70%的人力服务于线下,但考虑到线下购物的仅仅是防范区居民,还有三成的人力继续服务线上。
截至5月20日,家乐福上海门店基本恢复线上营业;同时其分别位于上海徐汇区、松江区、浦东新区、虹口区、青浦区、长宁区等区的20家门店已经恢复线下营业,双线服务社区消费者。
截止到5月17日,联华超市及世纪联华共有1028家直营店及加盟店已完成复市,联华股份旗下的世纪联华、华联吉买盛复市率已达100%,联华标超复市率达81.8%。
两条脚走路
在这场疫情中,超市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疫情前的”不温不火“变成了现在的“香饽饽”。“被需要”——在巨大的保供需求中,已成熟布局在社区周边的超市,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
如何更好与社区融合,是重要的一道命题。
家乐福古北店做了一次统计,门店周围三公里有92个居民小区,但如果扩大到5公里,就会覆盖167个小区。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家乐福这家门店通过社区团购和社区集单两种方式,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服务。
“家乐福的保供主要是通过线上来进行。”张瑞卿拆分了这两种模式的不同:第一种是家乐福在微信小程序上开发了一个社区集单功能,开放给周边社区,居民买满30单即可安排专车配送,由司机专车送货到小区门口;另一种,则是通过企业微信群直接与周边社区居委、团长沟通需求和履约。
以社区团购为例,疫情让消费者的地理画像更精准了。疫情以前,家乐福曾尝试在线上对消费者的触达,基于古北店门店,家乐福大约建立了23个微信社群,但一个群里往往混杂着3到4个小区,社群难以发挥它的作用。但此次抗疫期间,这些微信社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周边街道、居委也一起与家乐福联系组织保供企业微信群,“我们后来就把这些社群重新细分了一下,现在几乎已经可以分到每一个小区一个微信群。 ”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哪怕是在疫情过了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再往这个方向深入的发展下去。作为超市线下购物的一个补充,我们会把它作为一个新兴的业务深度推进。”家乐福古北店店长张瑞卿说。
线上化工具
这场疫情中,很多年轻人在朋友圈感叹,年迈的父母学会了新技能:接龙、团购——这批难在抢菜中获胜的老年人,却通过线上化工具“实践出真知”。
换个角度,超市也一样。有分析人士表示,除了便利店外,大型商超的员工结构普遍较大,对于线上化工具的适应能力不够。但在这场疫情中,更趁手的线上化工具让不少超市通过实战,解锁了新技能。
百联集团作为浦东托底保障单位,旗下联华一直在对接浦东三林等重点区域的保供。相关负责人还原了对接流程:在开团前一天,联华会在沟通群内会以海报形式,预告次日上线套餐,包含套餐明细、售价、起订量、到货时效等相关要素。团长转发至各小区团购群进行需求征集,预估订购数量,联华会针对群内团长的疑问进行回应。开团当日,联华利用自己开发的拼购平台生成购买链接,团长可为小区居民批量下单,或转发至团购群请居民自行下单。当日订单一般在14:00截单,在截单后2小时左右,联华发布订单汇总及订单明细给到小区的团长。后续,联华将根据约定时间送到指定地点,卸货并移交至团长。团长清点后,根据订购明细进行分发。
“在整个集采集配的链路中,我们都是使用微信支付来实现无接触收款,安全也十分便利,也通过微信群的组建来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联华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重视数字化科技的长足发展,落实数字化科技在企业的应用,部署数字化科技的前瞻性发展规划,才能打好疫情防控的攻坚战,“我们将不断利用数字化打造的平台,利用好企业微信社群以及我们自身的联华拼购小程序等数字化渠道,增加与顾客之间的互动,也加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徐晶卉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