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个方舱点位建设,廖文娟自嘲是在24小时不间断的微信、电话“轰炸”和应对突发状况、解决问题中,不断累积方舱的管理经验,“面对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只有迅速抓住主要矛盾、关键环节,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廖文娟是杨浦区中心医院隔离救治点医疗队的领队。4月1日,杨浦区中心医院组建区级方舱医院的首支医疗队,迅速奔赴位于复兴岛的区级首个方舱医院,在一边抢工一边建舱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克服困难,16小时建设了方舱的运行系统,确保全区“1号方舱”的准点开舱。
4月11日,完成区级首个方舱的首建和收治任务之后,医疗队整建制奔赴第二战场,接管有着700个床位的复兴岛 “2号方舱”。以高效的管理做到“五个注重”:注重加强对重点病人、重点诉求的“两个关注”;注重守牢院感、安全生产“两条底线”;三是注重做好“一个公示”,及时公示核酸结果,给予患者信心和鼓励;注重传递人文关爱,通过打造“书吧”、募集老年便马桶、营造考生学习角等,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注重支部引领发扬团队精神。一个月以来收治病人2000余人次,解离出院1900余人次,5月20日2号方舱正式关仓。
杨浦区首个方舱医院开舱之前,面临的是隔离区基建施工尚在收尾,办公区用水如厕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全等情况,所有队员与施工工人密切配合,全力扑在病区环境布置上,一边安装床架马桶、开通水电,一边布置病区、清洁环境,一边设计流线、制定流程……16个小时,医疗队保留8名队员作为夜班留守休息,其他人员手提肩扛、一次次来回,把病区物资从相距百米的仓库运到4个舱体,逐一拆箱、安装......在次日零点以前交付396张床位,确保了准点开舱。
4月2日凌晨1点22分第一辆转运车到达,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冲锋在前,支部书记廖文娟负责总调度,副书记王宏保负责矿泉水等物资运送,曾经驻守区隔离点18个月的傅喆暾负责保安调度和保洁消杀。病区内,曾驰援武汉的队员——副主任医师王豪、主管护师冯丽美首带队首批16名医护人员进入病区收治病人。51岁的党员护士赵于红奋战了24小时,她说:“共同进退的工作伙伴们,齐头并进,排除万难,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使!”
10天后,医疗队接管复兴岛第二方舱。短短2个小时交接,69名医疗队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苦等重重困难,迎难而上,医、护、行政专班密切合作,摸索流程,修正细节,“不同于首个方舱主要问题是解决病人喝热水、用药等基础保障,第二方舱开始陆续有符合双阴标准的病人解离出院,完善病人出院流程是我们接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从手工登记病人身份证、地址、街道等信息,到开发问卷星小程序、证件读取来补充完善病人基本信息;从每一次都要在一个涵盖500余人的“超大Excel表”中匹配、核对双阴核酸报告,到系统重建、需求调研、流程设计、软件测试、人员培训,用三天时间实现了患者从入舱到出舱的数字化运作。这个涵盖医疗组双阴评估、信息系统匹配病人信息、护理组核对和行李消杀、行政组对接12个街道调度车辆……多环节、多部门的复杂流程,经历了四次修订日臻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暖心的细节:医疗组会第一时间公示核酸首阴的病人,配合防疫医嘱给予患者鼓励和信心;对于双阴的病人,护理组会再次核对出院后居家隔离信息,遇到年幼的病人要等待父母同时双阴后才能出院,或是子女要照顾年迈父母放弃出院等都会一一标记、班班交接。医疗队说,“让医护与病患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才能帮助他们尽快地恢复健康,回家团圆”。
在收治的患者中,医疗队发现高龄、多基础疾病的病患有增多趋势,60岁以上病患达到50%以上。医疗队制定每天综合大交班内容,对方舱内高龄、基础疾病多以及主诉诸多症状不适的病患重点关注,并组织医疗组研判筛查、杨中心总部专家舱外指导、二次分诊,对于重症患者及时转诊定点医院。医护团队开展急救演练、仪器设备使用等培训,做到人人掌握操作流程,确保万无一失。在方舱,医疗队遇到过心律失常、胃出血、脑外伤、下颌关节反复脱位、急性血尿、高血压致鼻腔内血管破裂大量出血等突发疾病,还有膀胱造瘘和一些急需导管护理的病人。平日应对自如的病情处置,因为防护服的束缚,设备设施的有限,都成为医护人员需要攻克的困难。突发事件的处置、凌晨的转运、连夜的会诊是医护人员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舱内外的微信群无论何时“闪烁”,都有人随时“接单”、处置问题,这是团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方舱书吧、募集手摇扇、帮助阳性患者“寻亲团聚”、朋友圈募集坐式便马桶、帮助失联的聋哑患者与家人视频等,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举措让患者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感受到温暖。舱内上厕所的地方有一个长长的斜坡,下肢肌力较弱、行动不便的患者很容易摔跤,医疗队给这些患者募集坐式便马桶,方便他们在床边如厕,还把他们相对集中在舱内一个区域,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影响。“出院时随身物品的消毒、居住地的消毒……我们每次健康宣教,志愿者听得最认真,他们会把这些消毒和防护知识运用在舱内的服务中,或是传播给其他人。” 发动志愿者自治管理,让素不相识的人互相取暖,互帮互助,已成为舱内的一种风气。
“我们把住院超过3周、4周的高龄病人进行了梳理,与医院总部的专家线上会诊,中医辨证施治、扶正抗疫、增强自身免疫,希望能帮助他们早日与家人团圆。”廖文娟说。
最近,根据归并整合的要求,医疗队并舱并整体转移到复兴岛第三个方舱点位,舱内部分病人将跟随他们转移到新的点位,继续接受治疗。医疗队也将慎终如始、坚持不懈、“疫”往无前!
作者:刘力源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