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6.5摄氏度,健康码、行程码均呈绿色,上一次核酸检测时间是……”今天(17日)下午,徐汇区华泾绿苑新一批团购物资到货。快递小哥通过小区“数字哨兵”扫码打卡无异后,物资顺利留下,相应消杀与配发机制启动。该小区已连续20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进一步部署“数字哨兵”,也是社区保供志愿者与工作组群策群力的“金果子”,为小区守好“第一道关卡”,拧紧疫情传播的“水龙头”。
在重点场所推行“场所码”“数字哨兵”,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徐汇区华泾镇已有29个居民区相继完成“数字哨兵”的安装。
以1996年建成的大型动迁小区华泾绿苑为例。74个门洞,常住人口超5300人。老年人超过30%,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1:1。人口多、老龄化、人员流动性大等特质,意味着物资需求量大、看病就医进出人员多,也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华泾绿苑工作组组长杨晟介绍,4月中旬,这里一度是华泾镇疫情暴发的典型小区,“最艰难的时候,一天新增20例,27个门洞处于封控状态”。
拔点清零过程中,小区果断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政策。譬如应转尽转,为每一位阳性患者设一份台账,每天更新,从抗原、核酸异常,到确诊、转运、出舱返回、居家观察、解封,全程跟踪形成闭环等。
但严与快背后,更需要暖与细。针对物资需求,4月中旬起,华泾镇在每个小区都配备了“保供专员”。华泾绿苑也不例外,每个楼栋都有一名联络志愿者,收集居民,特别是老人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而90后社区居民陆伟主动请缨,成为社区的保供“大管家”,与多位志愿者协商之后,成立了一支社区保供志愿者队伍,保供组每日统一需求后发布社区团购日报,协助推荐社区团购,并负责统计采购。经过审核把关后的团购,为社区疫情防控扎牢了“铁篱笆”。
小区情况也在逐渐好转。但物资来了,除了门口消杀,能否更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库比对守好“进口关”?保供志愿者们提出,希望严把“入口关”,守住“阵地”,巩固住来之不易的成果。对此华泾镇迅速反应、协调沟通,立即为各居民区配备了“数字哨兵”,“金点子”在5月初落了地。
“我们社区从5月起正式使用‘数字哨兵’,它负责对运送物资、快递等人员进行扫码,这对我们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了很大帮助。”陆伟说,数字哨兵的“第一道门岗”,不仅以无接触的形式一扫识别骑手,也确保了进入小区各类物资的安全,还为社区人员、志愿者的工作减负提效。
眼下,小区内部署了一台固定式与一台手持式。固定式主要用于配送快递的骑手,扫码后登记联系方式、个人信息,便于追踪。手持式主要针对货车司机以及看病就医的居民,“扫一扫”,随后再“看一眼”,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个人的健康信息,包括是否绿码、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的时间和报告,以及当前测出的体温。有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先行的团购公约,再加上团长、热心志愿者的全程支持和对社区大门的严格把关,整个社区团购每日都顺畅运作。
此外,为保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通行,“数字哨兵”除了通过扫码核验,还支持直接扫描身份证。一旦发现异常人员或信息,比如在扫码过程中遇到持有黄码、红码的市民,“数字哨兵”会立刻进行自动语音提示,以便志愿者们快速发现,快速处置。
作者:王宛艺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