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按下“慢行键”,能源保障“不掉线”。
对居家生活的上海市民来说,每当夜幕降临,最安心的莫过于家里一盏盏点亮的灯光和灶台前的缕缕烟火气。对复工企业来说,最令人欣喜的声音莫过于工厂里再次响起的机器轰鸣声。
电力和燃气是市民生活和城市运行的重要保障。而这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逆行”而上、坚守一线的电力、燃气一线职工们:有人连续奋战一天一夜为隔离点紧急送电、有人化身“大白”逆行进入封控区抢修设备、有人在洋山“能源岛”上一守就将近两个月……
以最快的速度为上海战“疫”接续动力
“这一天一夜,拼的值!”3月27日0点30分,国网上海电力市北供电公司接到通知,要为长兴岛上一处临时隔离点的326间活动房完成基本用电和照明的布线改造工程。178名突击队员奋战了一天一夜,在次日早上7点50分,完成了全部改造工作。尽管已是一昼夜没合眼,但望着现场满满当当的“工作成果”,突击队员们疲倦的脸上尽是欣慰。
在防疫集中隔离点,紧急送电的电力职工还要穿上“大白”防护服,笨拙的装备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早上6点半,国家电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苗伟杰、客户专职严小恺、客户经理朱洪俊、装接班班长梁峻4人,就套上了密不透风的“大白”防护服,为杨浦区一处新增防疫集中隔离点进行送电。随着日头不断高升,气温一步步向30℃逼近。身穿防护服的几人开始汗流浃背,隔着面罩和口罩无法擦汗,汗水痒痒地濡湿他们的眉梢、睫毛、再渗进眼角。面对紧急的接电任务,他们也顾不上这些,只盯着眼前的设备和接线——抄写核对铭牌、闸刀试拉试合、查验箱变接地、孔洞封堵……三个半小时后,该隔离点完成验收成功接电。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一直被国家电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班班长朱伟明挂在嘴上。3月底,徐汇区一处总容量近3800千瓦的防疫配套项目需要紧急送电,市南供电公司将原本至少2个月的工期压缩到短短10天。急迫的工期下,配套项目团队却因封控而不断“减员”。因此,团队成员要想方设法破除时空障碍带来的不利影响。朱伟明通过电话、微信与客户密切沟通,线上查看设计图纸并提出专业修改意见;项目经理火忆则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远程对现场进行管控,并就施工细节与现场的雨污水、通信等协作单位交底……
化身“大白”,逆行进入封控区抢修的一线职工让人“破防”
“逆行”进入封控小区抢修的一线能源职工让不少市民频频“破防”。日前,田林三村某封闭小区内有居民漏气报修,且燃气器具无法正常使用。上海燃气检修组长立即带领电话检修员,穿上隔离服,化身燃气“大白”到客户家中,以最短时间完成抢修。
另一位因抢修设备被封在用户小区的燃气检修工钱良,则“就地转岗”,成了小区的专职修理人员,哪户人家燃气表坏了、燃气灶没电了,他就穿上“大白”第一时间赶去修理。
除了守护居民家的“烟火气”,上海一线能源职工们还为工厂的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吴先生您好,我是小胡,近期用电一切都正常吧?别忘了检查一下UPS应急电源备用情况。”4月27日,市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胡俊一上班,就致电上海虹口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物业负责人。胡俊告诉记者,因为该企业管理的园区内不仅有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门口还设有24小时核酸检测点,每天进行大量繁忙的核酸检测和化验。因此,他隔几天就会了解一下园区的安全用电状况。
近两个月的坚守,守护万家灯火
3月14日起,申能集团旗下上海液化天然气公司就开启了准封闭运行、生产现场“对外封闭运行,对内蜂巢管控”的管理模式。至今,运行部A班操作员武保龙和同事们已经在洋山“能源岛”上住了两个月了。
“之前我们的工作方式是四班倒,不过由于岛上工作人员有所减少,每个人的工作量就增加了,现在要上四个白班、四个夜班。”武保龙介绍,除此之外,武保龙和同事们还在岛上解锁了很多“新技能”,“因为维修设备的厂商无法上岛,有的课题就要自己想办法搞定”。
“守住一座岛,就是守护一座城”是这317名坚守一线员工的共同信念。截至5月4日,该公司累计接卸LNG船8艘,总计LNG接卸量达47万吨,向全市输送天然气4.53亿方。
同样坚守在岗位一线的还有申能股份旗下6个电厂的员工。3月11日至5月4日,申能系统在沪火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3.83亿千瓦时。
3月14日至5月4日,上海962777燃气热线呼入量近36万次。这个数字也意味着,热线平台人每天要接200多通电话。为了保障热线“不掉线”,从3月15日开始,40余名热线接线员就主动留在公司值守。晚上,他们睡在会议室的地铺上,早上6点50,第一班接线员就要上岗了。而热线总值班长瞿佩莉每天还要比第一班接线员早起两小时,为大家准备早餐,“这样大家就能在工作前吃上一口热乎乎的早餐了。”她说。在接线员们的心里,瞿佩莉不仅是班长,更是“贴心大姐姐”,她总是给大家鼓劲,在大家焦虑时安抚情绪。“就像液化气钢瓶一定会送达,疫情也一定会过去。”翟佩莉说。
在金山区,一个人就是一个电力营业厅。“铃……”凌晨4点,一阵闹钟声在国网上海电力金山区营业厅响起。上海金山供电公司的营业员皮凯云从搭在营业厅里的行军床上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开始工作。在金山区封控期间,皮凯云就一个人坚守在营业厅里,担起平日里20多位同事一起完成的所有工作,“为了电力供应不停摆,拼了!”
“夜深人静时,想想有这么多工单和工作陪伴着自己,就不觉得害怕了。”皮凯云笑着说,“即使只有一个人在战斗,也要保障各项电力服务平稳有序,让待在家里的市民少些焦虑。”
作者:张天弛
图:国网上海电力 申能集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