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许多沪上企业纷纷采取行动,保供应、驰援抗疫,加班加点完成复工复产。
位于张江的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着亚太供应中心的职能,产品涉及糖尿病、心血管、肿瘤、呼吸、中枢神经等领域——保障供应成为最重要的事。这些天,一大批勃林格殷格翰员工志愿者镇守位于浦东张江的生物制药CDMO生产基地,打地铺、吃盒饭,全程“在线”确保核心业务不停顿,只为生产救命药物惠及肿瘤患者。
此前,位于哈雷路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商业化生产基地开始实施短期封闭管理,以确保生产计划继续执行。尽管当时已有许多一线员工即将封闭在家,他们却收拾行囊毅然赶到生产基地,参与生产至今。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彬表示:“公司负责生产的抗癌药物,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持持续生产。”
在公司统一安排下,员工志愿者分不同批次轮流进入生产现场,开展不间断生产接力,保障抗肿瘤药物生产的核心任务,确保药物“不停供”。生产供应团队沉着应对、多管齐下,每天动态排班,保证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确保了生产和供应的安全稳定。与此同时,后勤保障团队紧急为驻厂员工采购的行军床、睡袋等生活用品与应急物资连夜送达,第一时间解决了员工的住宿问题,三餐还根据生产人员的工作时间做了特别安排。
生产得到保障,防疫措施也不含糊,生产基地现场做到精细化闭环管理。除了日常消杀之外,驻厂员工分组错峰前往核酸检测点接受采样,一切都井然有序。截止目前,勃林格殷格翰生物制药团队共有超过200人次员工参与到“生产接力”当中,连续服务时长已经超过30天。
人用药品供应部生产区域满是员工及维护工程师的身影,产线恢复运转。固体线,针剂线,组合线,5条产线马力全开;工程师们则全力解决临时出现的维修任务和期间所有预防性维护任务,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仓库同事们忙碌有序地工作着,24小时待命,坚守在收发货一线。为保障运营,他们每天工作超12小时。
供应链、质量、采购等团队也不遗余力支持生产和供应。运能紧缺时,他们精准踩点、人车接力、开放自提、新增承运商,缓解配送难题;供应商封控停产,他们紧急开发新供应商,确保不断料;上海进口航班取消,他们发动和挖掘了一切资源;海关、药检的流程受阻,他们打破常规,确保了清关顺畅……疫情之下,他们突破层层阻碍,为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市场的药品供应保驾护航。在全员的全力冲刺下,公司目前所有产线生产任务按时交付,针剂线,组合线和固体线甚至提前启动了后续的生产任务。
为了提升复工复产效率,一些企业纷纷出“新招”。三井住友保险运用风险管理服务方面的经验,汇总了一份简要的企业复工复产的风险提示,希望能够给相关企业一些帮助。具体来说,从组织管理架构、人员配备、物资调配等方面进行准备。
就以复工复产这一时间段来说,这份“宝典”强调安全生产,即针对疫情后的新情况、新变化,研判员工心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岗位操作、作业环境、管理模式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分类分级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做好复工安全培训。
而在等待复工复产之际,企业也应该采取响应措施,避免事故也弥补人员短缺造成的问题。“宝典”对厂区外围、生产区域、生活区域进行了逐一提示,“排水井是否被堵塞”“室内有无漏水、漏雨”“电气设施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存在异常”……
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不仅仅该企业受益无穷,更能够助力沪上更多企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作者:占悦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