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早上六点多,嘉定区安亭镇的志愿者王永达就已经抵达了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保医专班”集合点,不少志愿者陆续赶来。他的小组有两人,他负责跟车,另一名则是司机。王永达顾不上和别人寒暄,领取了今天需要就医的居民名单后,赶紧换好“大白”开始工作。
专车专送 志愿者14个小时不吃不喝
今天的名单上共有4位居民,但却分别来自于四个社区。两个“大白”按照事先定好的路线驾驶送医公交前往这些社区接居民。“大家记一下我的手机号,如果就医时碰到了问题,可以联系我。”人齐后,王永达立刻跟居民们说。
从浦东区到徐汇区再回到安亭,这一天的行程足足到晚上8点才结束,送完了最后一名居民回到小区后,王永达总算是舒了一口气。两名大白此时已是饥肠辘辘,因为在市区等待居民就医过程中,如果为了上厕所或是吃饭脱穿防护服,既有风险又耽误工作,因此他们都靠着早饭撑下这一整天。
居民上车前志愿者为其消杀
在王永达看来,这一天不吃不喝并不算辛苦,真正受苦的是这些居民。“化疗、血透,这个时候还必须要去市区医院的,都是大病。”王永达感慨地说:“我们一定要尽所能保障他们的就医需求。”
据了解,安亭镇为“保医专班”配备了3辆常驻公交车和6辆后备车。三辆常驻公交对应的三个小组分别定点嘉定区各医院和市区医院。王永达的小组就是这三组之一,他此次名单上的居民是前一天各社区上报,由“保医专班”研判后,按照社区和目标医院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细化分类后再安排给各个小组。
社区、专班携手保障孕妇安全
需要就医的居民除了提前上报,偶尔也会出现“突发情况”。4月4日,家住春雨社区的居民陈先生打电话给居委会,说他家中怀孕的妻子情况不太对,希望社工能上门帮忙看一下。原来,陈先生的妻子孙女士已经怀孕一个多月,当日突然觉得腰部酸痛,还有流血的情况出现,其丈夫陈先生在苏州工作,因为疫情防控无法返回家中。
社工陈艳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保医专班”。而此时,几辆送医车都处于派出状态。为此,专班负责人陶滢立刻联系镇里紧急调配车辆,送陈艳和孙女士一起前往嘉定区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经过医生一系列诊断后,得出孙女士有先兆流产的可能,所幸就医及时,在经过治疗后目前她的情况趋于稳定。
专班车辆将二人送回社区后,陈艳又把孙女士送回家,一路上还不断叮嘱孙女士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就联系她。得知结果的陈先生既后怕又感激,他感动地说:“因为疫情回不了家,一直担心老婆和肚子里宝宝的安全,这次居委会和保医专班的快速反应让我特别安心和温暖。”
据了解,从4月1日至5日期间,“保医专班”共送医190人次,其中嘉定区域内133人次,外区57人次。此外,针对此前已经进行“2+12”和“7+7”管控的小区,专班则沿袭区域封控前的方案,安排两部车进行24小时轮转工作。由社区统计名单并上报给区里后统一进行接送安排,做到“一车一人、医院定点”的闭环式就医。陶滢表示,将继续做好居民就医的保障工作,在封控期间为护佑生命保驾护航。
作者:刘一剑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