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抗疫这场打仗硬仗,上海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立足本职、结合实际,支援抗疫一线,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动人事迹。他们有的协助解决保供蔬菜“最后一公里”;有的驰援流调一线,一班就是24小时……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叫王丹琦,是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我一直很想去一线为抗疫做些什么,但前些日子都被安排留守在院里担当协调工作。第二批流调志愿者动员后,我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家人也很支持我。
10天前,我们院里已经有10名青年男干警去区疾控中心流调组“打头阵”,于是,我就去向他们“取经”。他们告诉我,“基本上24小时都在打电话”“而且晚上基本也没法休息,只能在桌上趴一会儿”。所以我去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真正上岗之后,才体会其中的不易。
我们先去测了核酸,然后参加青浦区疾控中心组织的集中培训。4月1日8点30分,我们就正式上岗了。我和另外三名检察干警被分配在流调五组,组里一共15个人,做一休一,一班就是24小时。
没有适应时间,来了立即投入工作。因为我是第一次上岗,所以先由有经验的流调人员带领做“示范”。第一个电话是由流调人员先打,我在旁边做记录,整理信息,比如他最近去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等等,最终形成报告上传,由其他小组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防疫措施。
当晚约10点30分左右,我就开始独立“接单”了。“你好,这里是青浦疾控中心......”说实话,单独打第一个电话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好在这名密接人员配合度很高,非常细致地回忆了所有他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等等。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之后,工作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顺利了。这一天的电话中,短的半小时,长的2个多小时,对方都很配合态度也很积极,并没有不耐烦。
连轴转到4月2日凌晨2点左右的时候,很久没熬夜的我其实已经开始有点“懵”了,正想着做完最后一单,稍微趴一会儿。结果凌晨2点15分左右,组长又在群里发布了新“单”,当时其他组员都还在打电话,我上一单正好收尾,就又在群里“接单”了。奇怪的是,接单之后反而又精神了。
很多人可能不大理解为什么这么晚还要打电话,其实在支援流调之前,我对流调工作也不了解。实际操作之后,才知道流调工作其实非常重要,是“跑赢”病毒的关键一环,一刻也不能等。
工作内容也不仅仅是简单打电话,而是要全面收集核酸异常人员的核心信息,链条式排摸人员行动轨迹,确定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并在散乱的信息中作出专业判断,与病毒开展时间争夺战。
尽管如此,打电话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有些惶恐,毕竟当时已是凌晨2点多,担心对方会不会已经睡觉情绪不好,或者不理解不配合。所以我在电话里很真诚地说了一句“抱歉,这么晚打扰您!”
没想到,对方也很认真地回了我一句:“没关系的,我们理解,你们辛苦了!”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理确实很暖,觉得这一整天的辛苦都被理解被化解了。打完电话已经是凌晨3点45分,困到不行了,我才终于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一会儿。
作者:陆益峰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