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小区“移动工位”服务居民,农村区域“固定点位”精准筛检。在今天的核酸检测“硬仗”中,沪郊金山卫镇全镇村居各核酸采样点,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整个采样过程秩序井然,医护人员、志愿者、工作人员与居民一起绘出了一幅幅齐心协力共抗疫的温馨画面。
城镇小区“移动工位”,优化服务居民
“今天核酸,医生按楼号到楼下,请各位居民在家耐心等待,叫到的下楼检测,没叫到的请保持‘足不出户’,谢谢大家配合”4日上午,记者在卫康花苑小区注意到,和以往设置固定点位采样不同,本轮采样对检测流程进行了优化,采取流动采样方式(点位动居民不动),确保检测安全有序。
“小区都是多层,我们在楼栋前设置了两个流动点位,一个点位负责4-6个楼栋的检测。今天医生6:00多就到达了点位,我们昨天连夜做好了健康码和楼栋住户登记表打印、检测物资准备等相关工作,检测工作整体很顺畅,预计中午之前就能完成全部1753人的核酸筛检工作”金康居民区两委委员张苗说。
万和家园小区也设置了两个流动点位,但由于居民楼大部分是高层,每个点位则负责一栋楼的检测。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检测,万和家园每个点位都配备了充足的人员力量:2名医务人员、13名志愿者。“我们按照本次核酸筛查的最新要求,重新调整了前期筛查方案,再次细化志愿者的分工安排,签到、登记、维持秩序、“喊楼”“扫楼”、楼道值守……采样涉及到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基本上严格做到了分楼栋、分批次、分时段‘以户为单位’进行检测,这样不仅避免了人员集中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能够确保混采同一管内都是来自同一楼栋、同一家庭的样本,便于后续一旦出现检测异常进行高效复检。”海帆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肖剑峰说。
东门居民区因下辖御景龙庭小区有别墅区、高层以及多层(安置房)三种类型的住宅,本轮核酸采样则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层和高层住宅分别设置了一个流动点位,按楼栋分楼层进行,别墅区则十栋一组,到固定点位下沉式广场采样。”据东门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阮韬杰介绍,“我们在前期宣传发动上做了大量工作,每位楼组长都在楼组群里反复要求每户居民未接到通知‘足不出户’,移动点位转移前我们还会楼组群通知、喇叭‘喊楼’和上门‘扫楼’,并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安排医护上门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农村区域“固定点位”,组织精准更高效
提前出示二维码,保持两米间距,采样前不要忙着摘口罩,采样结束及时戴好口罩。”记者在星火村检测点看到,志愿者一边扫码,一边在提醒居民检测时的注意事项。据了解,因为辖区较大,为了提高检测效率,星火村设置了一个固定检测点,按照村域网格,逐个村民小组组织村民“以家庭为单位”依次进行检测。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筛查在现场检测的人数控制上更加严谨。
“人员名单和登记二维码都在我这里,我会根据前一组检测的情况,通知村民小组长下发登记二维码,同时,在村里的每个路口安排志愿者值守,确保检测现场有序、精准、可控。”据星火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春凤介绍,对于未到现场检测的村民,会及时进行登记,在采样结束前安排村民小组长和志愿者上门“扫楼”。
同样,本轮核酸筛查前,横召村以新张泾河为界,对辖区内的四座桥进行“设卡”,有效控制人员流动。横召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本轮核酸检测也采取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三个村民小组为一组)依次检测的形式,并将二维码提前1个小时发到村民手中,确保有序高效完成检测任务。检测现场,村民都戴着口罩,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沿着贴好的2米线标识,有序排队。
作者:薄小波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