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上海疫情防控不断升级,随着管控小区的增加,蔬菜供应需求不断上升,保供基地被推上保障民生生活物资“一哥”位置,迎来一场极限抗压测试。一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一日三餐吃饭时间不到半小时,这种生活状态对于金开(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马天来说已经持续了一周以上。
“我们是保供企业,承载了上海市很多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任务,疫情以来我的订单量暴增,而且所有蔬菜都需要分拣打包,员工们每天都要持续工作15小时以上,我的压力就更大了。”马天说。3月27日晚,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通知发布,马天夫妇就一直吃住在基地里,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田头和餐桌“牵线搭桥”。
2021年度马天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从最初的打工者身份到现在自主创业,马天的农业梦根植于廊下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现在每天基地蔬菜的吞吐量高达50吨,但是这段时间我根本没想着赚钱,我只一心想着保供应,农产品保供越牢靠,老百姓手里有粮、篮里有菜,心中就不慌。”马天表示,廊下这片土地成就他的农业梦想,作为上海的“菜篮子”,上海疫情一日不息,基地就算不赚钱保供也不会停止。
凌晨两点,金开保供基地里大卡车出出进进,成吨的白菜、土豆、豌豆、萝卜、西蓝花、绿叶菜等着叉车来卸货。马天忙前忙后调度装载车辆、调整菜量分配、清点蔬菜的数量,工人接不上的时候,他就亲自上阵,既是基地老板、也是叉车司机、又是搬运工人。她的老婆李春菲则是负责所有工人分拣菜品工作,手脚麻利地她总是能妥善安排工人“流水线”方式分拣菜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李春菲性格十分爽朗,谈到家中两个孩子时,脸上难掩内疚之情。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小学,姐姐读四年级、弟弟今年刚刚上一年级,家中老人只能帮忙解决孩子们的生活问题,但对于作业问题老人家也是爱莫能助。“我们最近都没回过家,只能和孩子们视频,最近这段时间感觉姐姐一下子懂事了很多,姐弟两在家上网课,姐姐做好自己的功课,还会给弟弟上传作业,替我们开线上家长会,辅导弟弟的功课。”李春菲笑着说。这对85后的夫妻奋战在抗疫保供一线的战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同心守“沪”“菜篮子”,书写别样浪漫。
作者:何洁 薄小波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