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呈现区域聚集和多点散发并存的发展态势,形势复杂严峻。面对此轮疫情,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全体队员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战“疫”第一线插上“初心之地火焰蓝”的阵地旗帜。
复兴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朱烨琳和卢湾站站长徐勇主动请战带队前往一线,为这批前置力量打入了一剂强心剂。他们驻扎的是被划定为中风险区域、被就地封闭管理的黄浦区顺昌路、永年路连片老式旧里居民区。这里居住着大量老年群体,火灾风险等级高、自防自救能力弱,急需前置驻防力量就地守护。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消防安全考虑,黄浦消防迅速集结2辆消防车、2辆消防摩托车、21名消防队员组成战“疫”驻前突击队,采取两端掎角看护、每日16小时驻防模式,与属地居民们并肩战“疫”。
两名带队干部在基层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应急处置经验,随行的队员也都是精兵强将:有的熟悉片区道路水源情况分布,有的将建筑、街道一楼一册都牢记于心,有的有着丰富灭火救援经验……个个都经过了严格选拔。
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封控区域火灾形势的整体性研判和分析,前置驻防点迅速制定了分工计划,派出复兴站副站长卢君剑、卢湾站副站长文鹏带领的6人小分队进入区域勘测,并辅助无人机进行整体性实景图测绘。在外围,两名消防摩托车驾驶员也在不间断巡逻,用扩音喇叭滚动播放防火知识。无人机执行完测绘任务后,又和摩托车一起担当起“喊话”重任,给居民们的防火安全“提提醒”……
经过短短两日的磨合,前置驻防点明确了“零接触、两组轮岗、定时巡查”的工作思路,同时制定了“6小时沟通、12小时汇报、24小时总结”的工作机制。驻扎的十余天里,共排查消防安全隐患42起,修订作战预案6份……
“这个地方不能堆物!”“那个照明灯不亮了要赶紧换!”“巡查记录漏了一条,这可不行啊!”驻扎在隔离酒店的防火监督员盛晨和吴轩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对这些隔离酒店开展检查、督改火灾隐患,细致地盯紧每一处消防重点部位。
“虽然以前经常来这里开展日常防火检查,但这次情况不同、运作模式不同,还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所以我们为酒店量身定制了检查清单。”盛晨和吴轩宇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防火”,这份清单上,清清楚楚记录了每一家隔离酒店的资料属性、消防信息、检查情况、回访记录和整改进度,让火灾隐患“动态清零”是他们的防火检查原则,也是对酒店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要求。
除了防火监督员,他们在隔离点还身兼数职,是巡查员、值班员、宣传员和小教员,检查时也会带着酒店的消防岗位人员一起作业,给他们上上课、提提要求。“我们建立了工作群,每天汇总检查情况,让单位了解最新情况。遇到技术难题,群里的老法师也会给我们技术支撑,远程指导。我们不是一两个人在战斗,而是一整支队伍在战斗!”
随着4月1日浦西全区域封闭日期的临近,黄浦区多家酒店作为备用涉疫重点场所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部分场馆也在作为集中隔离场所施工改造中。
要在短短几天内将辖区所有备用隔离酒店和场所检查完,这对倪伟、金磊和宋立群来说,压力不小。每天天还未亮,他们就在停车场集合,路线安排、检查分工、重点强调,简短的部署后,他们就开始了起早贪黑的工作。
根据两种场所的属性,他们检查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备用隔离酒店,主要检查消防设施运行、灭火器材配置、值班值守力量、应急处置预案、防疫物资储存等情况;在建造中的隔离场所,他们更加强调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环节,主要对消防设施布局、电气线路敷设、消防器材配置以及消防水源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我们的检查不仅要细致,还要做到极致!只要我们消防部门、施工方、单位管理方共同努力,这些集中隔离场所就能平安‘上岗’,不辜负群众的期望和信任。”除了要求被检查单位要在正式启用前完成隐患整改、落实灭火器材的增配和全员消防安全培训之外,启用后,他们还将每天通过线上远程监管的方式,对这些场所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服务。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战胜疫情,团结合作是最坚强的利器。疫情就是一场“大考”,答案就是消防员、党员的“初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黄浦消防全体人员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让“火焰蓝”的旗帜在战“疫”第一线高高飘扬!
作者:赵立荣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