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时代。在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看来,如果要选择其中迭代最快、应用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创新,云计算必是其中之一。它所带来的颠覆性力量,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给各行各业带来创新,解决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新药研发和远程医疗,到电商、社交、游戏,包括备受关注的元宇宙、量子计算等最新趋势,都离不开云的支撑。
云计算还在给人类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譬如,在云原生技术助力下,超音速客机能让旅行者在5个小时内从西雅图飞到北京;让订购卫星照片像订外卖一样简单,由此帮助科学家预测可能爆发的火山,提前做出预警;还能帮助科研人员预测冰川融化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帮助解决气候问题。关于云计算的未来,张文翊带来种种最新思考。
问:从城市到太空,云的边界在哪里?
答:自开创云计算的十六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打破云的边界。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工作负载迁移上云。云边界也在持续拓展,帮助人们满足数据驻留的合规要求,降低物理距离带来的延时、网络带宽和连接稳定性等各方面的限制。
今天,全球已经有27个亚马逊云科技地理区域、87个可用区、115 个 Direct Connect站点、400多个边缘节点,并通过19个本地拓展区把云拓展到靠近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覆盖全球245个国家。我们还计划推出8个新的区域、24个可用区,以及31个本地拓展区。
人们对于云计算性价比的追求永无止境——希望通过云获得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事实上,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的实际效果,主要基于底层的性能。发生在底层的创新,往往是最具颠覆性的。系统架构和芯片这种底层的创新升级,不仅能让云体验有质的跃升,还能改变传统IT行业的游戏规则。
问:传统数据管理有什么局限,云原生时代意味着什么?
答: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资产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作为数据处理中枢的数据库则是助力企业驱动数据转为价值,获得洞察的重要基础。我们发现,在应对不同业务场景需求时,传统数据库的技术架构无法充分利用云的弹性和存储能力,发挥云的优势。使用商业数据库不仅需要高昂的成本、大量的硬件投资和庞大的运维团队,繁琐的部署运维工作也会减缓系统迭代创新的速度。此外,这些数据库也难以灵活扩展、配合企业全球业务的发展。
云原生数据库或许是破解之道。云计算能弥补开源数据库在易用性、可靠性、扩展性、性能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使用云原生数据库,企业还可以按用量付费,无需预置资源,相比使用传统商业数据库,无需运维,降低了高昂的成本。托管数据库服务也使企业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高价值的应用开发上 ,并配合全球业务扩展。
问:云技术与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有何关联?
答:量子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将给科学和技术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各国也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研究和开发量子计算机,探索量子计算大规模商用之路。与之类似,卫星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场景,包括天气预报、表面成像、通信和视频广播等。但要获取卫星数据,企业必须建设或租用地面天线与卫星通信,才能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下载数据,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成本巨大。
我们把量子计算、卫星通信等前沿科技纳入了云服务中,让它们走入更多人的视野。我们的实践证明,云计算不是空花阳焰,而是能够打破底层逻辑,改变IT领域游戏规则的创新与革命。我为云计算在实践中被证明的价值而欣喜,也为云计算应用空间的辽阔而激动不已。我期待着,能用云科技创造更多、更大的可能。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