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牟取非法租借费,马某某等人层层转包电信网络线路并提供技术支持,以供境外犯罪分子远程使用,向国内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日前,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被告人马某某等8人依法提起公诉。
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马某某来到上海打拼,认识了“知心大哥”李伟(化名)。2014年,李伟投身创业热潮,主营网络信贷(P2P),并招揽了马某某。2016年8月,受国家政策影响,李伟经营的P2P平台业务欠下巨额债务,公司倒闭。马某某失业后,回到家乡。
2020年底,马某某忽然接到李伟语音电话。原来,李伟正在境外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现在急需开拓国内市场,却苦于无法在境外用电脑拨打国内客户电话。马某某告诉李伟,一种叫VOIP的技术可以实现他的需求。VOIP技术,是指互联网多媒体语音通信技术,可以在使用了互联网协议的网络上进行语音传输。通俗的说,就是可以用电脑网络语音打通他人电话。李伟便委托马某某以国内合伙人的身份再次合作,成为其在国内的代理人。
李伟还找到了朱某某,并请马某某前往上海与朱某某见面,确定由朱某某提供可供境外使用的通话线路,由李伟向其支付线路租借费。后朱某某找到唐某某、钱某某、夏某某等中间商,技术人员张某某、许某某将固话线路通过VOIP技术手段提供语音落地支持。
今年1月30日,被害人高先生向警方报案,称其接到021固定电话,号称为客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在添加对方QQ并下载对方推送的App申请贷款后,却被对方以银行卡被冻结为由骗走了三万元。
经警方侦查,发现固定电话所属公司另有多部电话线路与全国各地多起类似作案手法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关,遂对该通信线路“黑产”链条上的相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进一步侦查。
今年3月中旬,随着线路经办人谢某某到案,国内代理人马某某、中间商朱某某4人、技术人员张某某2人先后全部落网,境外人员李伟搭建的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
承办检察官介绍,本案中,这条线路虽然仅运营了2个多月,却搭建了百余根电话网络线路,被境外犯罪分子远程使用,向国内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目前已知的被害人已有13名,被骗金额约人民币60万。
嘉定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马某某、朱某某等8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和帮助,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检发布的2021年1至9月办案数据,从刑事检察案件起诉罪名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快速蹿升至第四名,犯罪人数达到79307人,同比上升21.3倍。检察官提醒:年轻人为犯罪分子提供电话卡、银行卡,甚至提供所有具有支付功能的账户,出租、出售、出借,都会被打击,切勿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作者:单颖文 黄迪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