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位于杨浦区周家嘴路3531号的鸿泰·乐尔之家(耆乐园店)养老院,发现这家养老院多了一个特别的“膳食委员会”。聘请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研究老人们的一日三餐,这在其他机构也不少见。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耆乐园的这个“膳食委员会”委员名单里除了厨师长、营养师之外,还有院里的老人代表。
对上了年岁的老人而言,一日三餐是一天中的头等大事。而对于长期住养在养老机构的老人来说,尤其如此。要当好一家养老院的掌勺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适合老人的菜品本就有限制,再加之众口难调,养老院菜品如何“圈粉”一直都是大难题。
自2018年初“膳食委员会”成立以来,吸纳了院里老人代表的“膳食委员会”在菜品选择上更容易把准老人们的喜好。有意思的是,“膳食委员会”经过一番调研后发现大多老人竟是“食荤派”。别看一些爷叔已经80岁高龄,但对蹄膀、猪肘子之类的大荤却尤为偏爱。为此,养老院特意在食堂标准餐之外,提供了更多额外选项供老人挑选。在提供更多荤菜选择之外,养老院也十分注重院里老人们的健康,力图做到“营养搭配”。
另一方面,老人们进入“膳食委员会”,通过一次次沟通协商,也知晓了菜品选择、开发的不易,双方的摩擦渐渐减少,对彼此也更多了一份包容。
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耆乐园主要面向需要生活照料的失能失智老人和需要专业护理的高龄老人。来自该院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院失智老人占比已超过50%。去年,该院专门为失智老人开辟出了一个专门楼层,作为他们的专业护理区。如今,这一专业护理区已拥有民政部门审核通过的36张床位。在失智老人护理方面积累多年经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老人患认知症的程度轻重,应该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有活力、乐趣的晚年生活,该院将一些轻度认知症患者分布于各个护理楼层,使其与院里的活力老人充分交流,从而起到延缓病情的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养老机构开始意识到“音乐疗法”对认知症老人的重要性。为了帮助更多院里老人稳定情绪,并回到他们熟悉的那段岁月中,耆乐园养老院会定期与乐团合作为老人们送上音乐大餐。不久前,“常青”艺术团的表演者们来到养老院为老人们提前庆贺新春佳节。著名沪剧演员汪华忠在现场表演了一出《芦荡火种》选段 ,错综复杂的剧情、环环相扣的情节十分引人入胜,引来老人们的阵阵掌声。老人们一起哼唱着,开心着,仿佛又回到了过往的那段青春岁月。
作者:王嘉旖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