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才来到宝山区高境镇三花现代城第三居民区报到,对这儿的大多数居民来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程旻是一张生面孔。没想到,近两个多月战“疫”中,他记住了居民,居民们也记住了他。深夜默默守在门岗,雨夜转运物资,帮居民订蛋糕却不留姓名……说起这位80后“小朱书记”,居民们道起细节来如数家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疫情之下“小巷总理”肩上任务超乎想象的繁重。核酸采样、保供物资、配药助医,朱程旻桩桩件件都落细落实。
组织安排核酸采样尤为考验社区治理功底。对于这桩两个月间反复执行的“任务项”,朱程旻每次都在想“还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他会花时间绘制一张张草图,将每个楼栋的采样顺序重新排布,在实践中测试,看看能否更安全更便捷。“即便是同样一桩事,每次都能做得更用心,大家才会认你”。
一次社区核酸采样时,一名居民抱怨,“我们这个楼栋永远睡不了好觉”。说者无心,朱程旻却记在了心上。他发现,在那些率先采样的楼栋,居民志愿者和广大居民早上6点就要起床。“居民们积极配合,我们也要想着他们。”为此,他决定每次核酸采样都适当调整一下顺序,避免有的楼栋总安排在一大早,有的楼栋又总是挨着饭点。
调整顺序听着容易,但要考量的细节却不少。曾在企业安排过生产计划的朱程旻,有自己的妙招。有的楼栋居民人数多,但组织力也强,一呼百应;有的楼栋年轻人多,习惯晚睡晚起……他将这些特征和数据一一记录下来,并最终在图纸上形成最佳方案。“每次核酸采样都要做些微调。尽管自己多花了时间和精力,但居民们的感受会完全不一样。”朱程旻说。如今,近2800人的核酸采样,每次都能在两三小时内高效完成。
朱程旻很乐意在小区兜兜转转,倾听更多真实的声音。抗疫至今,他还学会了驾驶电动三轮车。每天清晨和傍晚,电动三轮车的马达声响起,居民们知道“小朱书记来了”。他开车在各楼栋间兜一圈,一边为居民派送物资,一边听着他们的诉求、甚至吐槽,这些都被他一一记录在“待办清单”中。
居民们的“头等大事”,就是这样被他“兜”出来的。他发动组织社区内会理发的志愿者,临时开放此前封闭的露天网球场,做好消杀,通过错时预约为居民提供理发服务。
一周前,居民志愿者苏醒在女儿生日这天意外收到一块蛋糕。回想了半天他才记起曾在志愿者群里提过一句“蛋糕不好订”。没想到,这句话被细心的朱程旻记在心上。送蛋糕的这一天,朱程旻特地放慢电动车车速、避开缓冲带,不让蛋糕磕碰。
作者:王嘉旖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