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家看我这里,笑一笑,好嘞!”随着“咔嚓”一声响,3个来自不同省市的年轻人的合照被美好地定格了下来,蓝天白云暖阳,年轻人的脸虽然被口罩遮掩着,但明显感觉嘴露洁齿,眼溢欣喜,心情畅快。
一场2 个多小时的紧急护送,让3个年轻人匆匆认识,又依依惜别。
5月17日上午,上海崇明复兴馆方舱医院D区负责人接到通知,山东援沪医疗队员吕明炯和河北援沪医疗队员郭凤珠完成隔离要求,请崇明这边安排将他俩13时前送至杨浦区黄兴路医疗队集合点,准备离沪。
很快,这项护送任务落实到崇明公安分局竖新派出所民警刘欣华身上。是任务,一次愉快的任务。近两个月来,刘欣华和战友们担负的最多的是纾困解难任务,帮助群众取救命药、买尿不湿、送孕产妇…看到更多的是百姓紧锁的愁容。这次任务,全市社会面已经清零,出警在外,天显得更蓝,隔着口罩呼吸的空气也是醉人的。
因为抗疫,民警和医护人员成为了天然的战友。10时30分,刘欣华按照电话联系,来到崇明西沙湿地的天鹅苑隔离酒店,对接上河北援沪医疗队员郭凤珠,虽从未谋面,还隔着口罩、隔着防护服,但一个上前帮助提拿行李的瞬间,尽显了感激感谢和友情友谊。
“郭医生。我是来接你们的民警刘欣华,谢谢你们帮助我们抗疫,你辛苦了!”看着年龄相仿的援沪队员,刘欣华油然而生敬意。
“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应该的,倒是麻烦你送我们。对了,还有一个队员住在前卫村海上花岛隔离酒店,你还得去那边接一下他。”
10时55分,刘欣华按照微信里发来的地址找到了山东援沪医疗队员吕明炯,一个壮实的山东汉子,好久没有理发的缘故,发型显得蓬乱,不过年轻的脸庞青春无限。
路途不近,好在一路青春作伴。
“你们两人分别是山东和河北援沪医疗队的,怎么都脱离大部队,孤零零地跑崇明这边的方舱来了呢?”谈话间,刘欣华问了这个自觉不可思议的问题。
“我们一开始都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后来崇明复兴馆方舱医院急需医疗队员,我们两个年轻一点的就同时被抽了过来。来复兴馆方舱半个多月后,我们负责的D区正式闭舱,这不刚满隔离时间。”吕明炯看似轻松地告诉刘欣华。
“我们不是孤零零地在战疫,在D区一起工作的有70多名医疗工作者呢。”郭凤珠语气里展示了特有的勇毅。
“原来这样,你们真的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就往那里上!”
一路言语,也不觉得路途遥远,同龄人抗疫的话还有很多,奈何路有终点。
12时40分许,警车来到杨浦区黄兴路医疗队集合点,趁着刘欣华和吕明炯拿行李下车这会儿,郭凤珠喊来医疗队队友过来帮忙,帮助3人拍了个合影留念,然后挥手告别。
“你们出发了吗?”“我们去接别的同事了。”“再次感谢你们!”
同城抗疫,别离保重!
作者:何易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