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舶工业今天“双喜临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装箱量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2号船在长兴造船基地顺利出坞;同日,13000吨多用途重吊船12号船在该公司浦东厂区命名交付,从而实现项目的圆满收官。据统计,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沪东中华已累计完成5型船6大生产节点,复工复产可以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天出坞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2号船,在业内有“海上巨无霸”之称。其总长399.99米,型宽61.5米,型深33.2米,不仅是目前全球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型,而且各项性能指标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计,包括混合式Scrubber脱硫装置、玲珑型船鼻艏、大直径螺旋桨、节能导管等,从而使其拥有了绿色环保、高效高速、可靠安全等特点。
今天命名交付的13000吨多用途重吊船则是沪东中华的经典船型之一,迄今已完工交付12艘,承载了船企丰富的生产设计和建造经验,并在精益建造、创新管理方面不断突破。该船总长149.99米,型宽25.6米,型深13.5米,服务航速15.3节。
据介绍,自4月25日复工复产以来,沪东中华严格按照上海市、集团公司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稳妥有序、以点带面、围绕重点、小步快跑”的工作总原则,成立综合协调组、防疫工作组、安全生产组、物资运输保障组、后勤物资保障组等5个专班,全面实施“一船一策”和“疫情必须防、生产必须保、安全必须控”的管理机制,公司上下为跑出复工复产的加速度释放出勠力同心的正能量。
包括今天在内,沪东中华已经在过去一个多月中,累计完成5型船6大生产节点。其中5月1日,全球最大浅水航道第四代、我国首款江海联运型8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2号船出海试航,5月11日提前2天凯旋;5月9日,13000TEU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开工点火;5月13日,某重点产品顺利出坞;5月16日,8万立方米LNG运输船3号船入坞搭载总装。值得一提的是,自复工复产以来,沪东中华继续保持高频率、高效率接单,还先后承接了共12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订单,极大地提振了船舶市场的信心。
这5型船6大生产节点的实现,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之外,也离不开船东、船检、服务商等给予的理解和支持——在疫情管控的困难时期,他们通过邮件、电话、视频等形式,与船厂保持全天候密切沟通。特别是24000TEU集装箱船项目船东还主动提出,通过在线方式在出坞前对相关项目进行远程交验的工作,彰显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互信。
据了解,目前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基地返岗率达70%,返岗员工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各条战线正“虎”力全开,纷纷按下生产加速键。下一步,公司上下将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状态,战疫情、保复工、创佳绩,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作者:张懿 何宝新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