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寒料峭的三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奋斗至今,已经过去了40多个日夜,奉贤许多的小区、村组已经成功升级为“防范区”,可以实施“有限时间、有限区域、有限活动”
然而疫情态势依然不容小觑,核酸检测报告依然是出行的“必备品”。奉贤区致力于打通核酸检测最后“一公里”,将核酸采样点设立到居民们的“家门口”和复工复产企业的“厂门口”。
“家门口”的采样点不再是“简易棚”
“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均设立有清晰的指引标识,规范采样点区域划分,有等候区、采样区、缓冲区等。相较以往简易棚式的采样点,通过“破窗”、改造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防护级别显著上升,内部可利用空间较大,也配置有空调等设施,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长时间开展工作。同时,利用现有空间改造,将“满天星”采样点融入生活驿站、活动室等场所,也可以将这一便民设施,更好的融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百姓生活。
在柘林镇冯桥居委生活驿站,崭新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已开始启用。不锈钢材质外观,推拉式窗口,顶端醒目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字样、“大白”符号化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经过培训,核酸采样志愿者马上进入角色,迅速投入采样工作。在采样现场,个人防护、手卫生、采样操作等流程他们都做得有条不紊、规范细致。每次完成采集工作后,他们还会总结经验,优化下次采样任务。
在庄行镇,第一批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已经陆续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庄行镇“满天星”核酸采样点主要以“破窗”改造原有闲置房屋的方式打造,也有部分采样点建造了专业采样亭。如在浦秀村和渔沥村,相较以往简易棚式的采样点,通过“破窗”改造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防护级别显著上升,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长时间开展工作。
而在马路村锡三公园,一座“高级灰”色的小亭子赫然而立。“一人、一亭、一窗”成了马路村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据悉,除了马路村,长浜村、新苑居委等一些村(居)也采用了这样“一人、一亭、一窗”形式的采样点,既便捷又实用。
园区里的采样点让员工“厂门口”就可做核酸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面对园区成百上千人的核酸采样,“满天星”采样点更是大有其用武之地。近几天,每天六点半起,奉贤一些工业园区经改造后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外有序的就排起了队伍。
在庄行工业园,由于企业入驻率高,员工人数较多。面对园区大体量的采样需求,庄行工业园设立了多个采样点。园区内一企业的门卫室,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霸气”的“两人、两岗”大型“满天星”核酸采样点,用于满足园区内企业员工的核酸采样需求。采样亭运用“岗亭+破窗”的模式,改造出了一个个防护级别更高、设施设备更齐全的核酸采样点,采样亭内还配备了空调,医护人员也可全程与受检者无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上海德奎久保田模具有限公司员工王雷说:“本来每天都要跑到固定点位做核酸,路程远、时间有限、人也多。现在有了“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就在“厂门口”做核酸,对于我们这种需要每天做核酸的企业员工来说,真的是既便捷又迅速。”
在柘林镇新申园区,一座由集装箱改装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也出现在厂区内。
在这些园区内,除了这样相对固定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外,园区还发动企业,安排人员参加统一组织的采样人员培训,通过后,便可自行在企业内的“满天星”核酸采样点开展采样,大大加快企业核酸采样效率。
据悉,截至5月18日,全区已布局1200余个“满天星”核酸采样点,正式启用918个点位(其中,社会面点位335个,园区企业点位578个),正在筹建的357个点位。下一步,将随着社会面逐步开放,动态调整采样点位,同时设置流动点位若干个,为临时新增的采样需求提供快速响应服务。
作者:薄小波
编辑:张天驰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