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首批患者们迎来第一个日出。
看到大家逐渐醒来洗漱,吃上了早饭,熬了一个通宵的金韶锋终于放下心,出舱换防。
巡逻一夜,步子很沉,但脱防护服的步骤一样也不能省,半小时才完成。最外面的一件贴着很多贴纸:胸前是警徽,肩上写着“边防港航公安突击队”,背后贴着“警察”,还用笔写着一个名字——“二宝”。
边防港航公安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金韶锋,在单位又被同事叫做二宝,这个小名被他带进方舱,“患者们住到一个陌生环境,每个‘大白’长得都一样,希望这个名字能让大家感觉到一点亲切,更容易向我们求助”。
日前,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正式启动交付工作,患者也陆续入住。在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建设之初,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便第一时间抽调18名干警组成安保突击队,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安全有序运转,协助医护人员更好服务收治患者。
队员集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理发。15名男警互相帮助,每个人都剃了圆寸,金韶锋笑着解释说:“这样方便开展工作,这样一块肥皂就能从头洗到脚了。”就这样,突击队全体队员,在党旗与警旗下庄严宣誓,并逐一在请战书上签名、捺手印。
宣誓仪式结束后,18名突击队员立即出发赶往收治点,协助施工方做好前期现场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每日在华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穿脱防护服的专项学习训练,逐一过关;开展先期排摸、搬运物资、制定预案、开展演练等工作。
4月5日晚,金韶锋和同事们穿上全套防护服,甚至还换了纸尿裤,迎接首批患者入住。“病人可能会有不安,医疗队也要适应环境”,金韶锋决定彻夜驻守在这里,随时为任何人提供帮助。比如,有患者提出想换一种口罩,“方舱里有很多这类意想不到的问题,只要合理我们都尽力去实现,希望他们能用好心情打败病毒”。
令他感动的是,第一位患者进入方舱后,来自华山医院和江苏省援护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为他举行了非常简短的欢迎仪式,当时江苏省援护医疗队成员坚持要和金韶锋合影,“突击队的存在,也是给医护更多信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大仗硬仗”。
今天(6日)简单休息了一个上午,扒了几口饭,金韶锋又进舱了。“下午又有一批患者集中入住,交通保障、突发情况处置、为患者提供服务,有很多事要做”。
得益于先期做好了预案和多次演练,尽管转运车集中抵达,在金韶锋和同事的指挥下,“车不乱,人不乱,进舱秩序也不乱”。按照预案,车辆有序分流、不走回头路,患者在指定地点下车,按要求登记后就能快速进舱安置。
下午五点半出舱后,金韶锋把在休息的部分队员们召集到一起,讨论总结这两天遇到的种种情况,“由于这个方舱床位数比较多,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休息时间比较少,很多事要见缝插针地做”。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突击队还带来了两个“外援”,多功能云端机器人协助发放餐饮食物,消毒机器人能在场地内自由穿梭,可全天候持续工作。
这一晚,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有新患者入住,对金韶锋和队员们而言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的安保工作是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我们定当发挥战时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全力保障场馆安全有序,确保群众生命财产万无一失。”金韶锋说。
作者:周辰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