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需要557份快餐,你们准备一下。三餐都由你们负责。”3月31日上午9:30分,马志兵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要求当天12点之前为一封控点供应大量中餐。
接到任务通知后,马志兵第一时间联系采购人员对物资进行储备,随后要求切配人员将晚餐所用食材上提,进行烧制加工。短短一个小时不到,美味的菜肴便批量出锅,全部进入了出餐包装环节,11:00前顺利送往了封控点位。
疫情期间,位于枫泾镇的上海鑫密餐饮企业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快节奏中完成生产、配送。而作为企业负责人的马志兵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紧急任务。这段时间,他和员工们早早就开启了“吃住在工厂”的模式,尽自身最大能力保障安全生产和食品供应,为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和封控区居民“充电”。
“从3月中旬开始,快餐需求就开始增加,我们一天的供应量就要超过3000份。考虑到一些突发的保障任务,所以打了个提前量,剩余了部分产能。”作为扎根枫泾的本土企业,马志兵说起这段时间的忙碌觉得颇为值得。“说是剩余,其实就是满负荷运转,把晚上的菜挪到中午用。”
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需求,这段时间里鑫密餐饮早已启动了应急预案。这个过程中就不得不提枫泾工业区的主动与周到,第一时间就为他们办理了“通行证”。在强有力的基础资源保障下,企业的潜能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岗员工们连轴转地坚持生产已经习以为常,每个人都毫无怨言。
“我们还调动区域内其它企业资源,通过报团取暖的方式,解决一些“燃眉之急”。”马志兵坦言,为了做好保供工作他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和本地的大型合作社签订供给协议;与兄弟企业调配急需资源;在配制过程中尽量做到营养搭配;力所能及的扩大自身服务半径……
疫情之下,配送的食品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菜品安全无忧,工作人员每48小时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实行测温并登记,进出车辆必须严格消毒。“除了人员上的严格管理,在原材料选择及食用油、调味品等辅料上同样严格业内标准执行,同时厨房的监控录入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追溯系统。”对于食品安全马志兵从来不敢马虎。
同样是细微之处,还有菜品的口味、包装及配送。运输过程充分考虑到了保温、密封等各种需求;口味上以营养美味的时令菜肴为主;配送环节则按照“专人+专车+专送”的服务模式由专车配送员进行。“被封控中的居民因为无法出门,容易导致心理焦虑,所以我们在烧制过程中还要重点保障口味。”马志兵说,“看到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那么辛苦,有时候忙得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就想尽自己所能,让大家吃上一口热乎饭。”
作者:薄小波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