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今天是2021年11月21日星期天
“文汇早读”带您浏览
今日《文汇报》精彩报道
《软硬件“双轮驱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
不光有全球知名的海运企业,陆运、空运企业也来了,不仅是运输企业,运输链上的相关企业、国际机构、基金组织等主体纷纷亮相。许多日前参加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中外企业都表达了一个愿望:未来要继续在上海寻求发展机遇。
经受住疫情考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显示出勃勃生机——创新方式破解“一箱难求”、自动化港口高效运转、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全力保障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航运网络最稳定的增长极,体现了中国担当,赢得了国际认可。>>详情
《浦东新场:“五创”融合撬动古镇新活力》
古镇上的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延续历史文脉;加速推进的创新药产业、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指向未来发展……在浦东新区,新场镇是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化的重要承载地,也是引领区建设中世界级产业集群及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承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正在与苏浙两省10个古镇一起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详情
《上海电信启动新一轮宽带大提速》
上海电信日前启动第十一轮宽带大提速,这是上海继2005年建成国内“宽带第一城”、2011年建成“光宽第一城”、2018年建成“全球千兆第一城”、2020年率先启动“三千兆”升级之后的又一领先之举,将有力助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详情
《攻坚啃硬“破墙开门”,1297名居民“开门七件事”更方便了》
看似普通的一扇铁门,最多两三人同时进出。前几天,这扇门出现在杨浦区政立路545弄单号小区的北面围墙时,杨云霞和她的老邻居们终于舒了一口气——盼了三年的侧门开通了,以后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侧门外,是已成为主干道的三门路,路对面就是一处方便人们散步、锻炼的生态湿地;右转不到百米,依次是居委会、社区睦邻中心,往左走到菜场只有大约50米。>>详情
《上海出品小成本影片<扬名立万>成为市场黑马》
没有大场面,也没有特效,主场景只是上海车墩影视基地的一栋洋房,一半以上剧情靠人物的对话推进……可就是这样一部毫无“大片气质”的小成本电影,在11月的影市成了赢家。>>详情
《让美术馆通往商场,与大众共舞》
当艺术家的作品离开固定的美术馆空间来到商场,其作品所处的现场完全是剧场化的,反而使得艺术家的灵感和多维度思考在实践场所得到展现。这样一种价值是双方面的。这时艺术作品承担起在商业社区现场进行公共教育的功能,也可以让这个商铺兼具美术馆功能。>>详情
《博物馆进阶之路:从“分众”眺望“定制”》
博物馆分众化服务渐成业内探索的重要方向,并且愈发趋向精细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对于精神文化的进阶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流量的增加也带来观众的多样化和观众需求的丰富化。基于观众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服务,正在引发全球各地博物馆的“头脑风暴”。而人们或许想不到,借力数字化,恰可让博物馆的分众化服务翻开新的篇章。它的方向甚至可以是量身定制,让人人乐享属于自己的那道独一无二的艺术大餐。>>详情
《京派的“范儿”·海派的魅力·美编派的奇巧》
近日案上放着三卷书: 《如果没有书店》 (绿茶编绘), 《海派》(陈子善、张伟主编), 《美编派》(周晨著)。前者为京华风流,中者为海上余韵,后者为姑苏烟云。且说后两部,均自道为“派”,可谓取义趋同,不谋而合;而我称京城中人物绿茶兄的著作为“京派”,则是从书中读出的感觉。其实,京华大地,六朝古都,最道地的人文风度,说的是一个“范儿”。不过,自古地域文化多源异流,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派”字当头, “范”也就在其中了。>>详情
《<北纬四十度>:他完成了他的努力》
以地理概念作书名,其实反而富有文艺气质,譬如亨利·米勒颇富争议的《北回归线》,尽管小说里并没有明确提及这条重要的纬线。当然,陈福民新作《北纬四十度》定位非虚构,正是围绕这条纬线而来。北纬四十度,在中华版图上,大略处于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合部,也是两种文明的过渡带,在漫长的历史时间线上,充满争竞折冲博弈融合,而绵延的长城宛若游龙颉颃其间,成为其间最具辨识性的地标。>>详情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1年11月21日5点钟发布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阴有短时阵雨,今天傍晚到夜里阴有阵雨,明天多云到晴。偏东风,下午偏西风,风力都是3-4级,傍晚到上半夜转西北风5级阵风6-7级,沿江沿海地区6级阵风7-8级,明天都转西北风4-5级阵风6级。今天最高温度19度,明天最低温度5度。今天相对湿度70%-95%。
编辑:施薇
责任编辑: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