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今天是2021年3月24日星期三
“文汇早读”带您聚焦
国内国际新闻热点
浏览今日《文汇报》精彩报道
【上海启动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为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更好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家部署,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3月25日起,上海市启动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
目前,针对上海市60-75岁身体健康、无禁忌症的社区居民,通过社区整建制登记预约接种,至指定社区接种点接种。对于60-75岁在职在岗人员也可选择参加单位整建制组织的疫苗接种,至大型临时接种点接种。76岁及以上居民根据接种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接种。>>详情
【国家卫健委: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信息将整合入健康码】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国基本实现“一码通行”,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广完善健康码的管理,确保健康码管理全国政策一致、标准统一,同时积极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信息自动整合到健康码里,无须本人填报。这些工作各地正在进行中。
【嫦娥五号轨道器进入日地L1点轨道开展拓展试验】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五号轨道器已进入日地L1点附近的周期轨道,实现了第一阶段拓展任务目标,成为我国首颗进入日地L1点周期轨道的航天器。目前整器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工况正常,在该轨道运行一圈周期约为6个月。
【华春莹超长回应驳斥美欧涉疆制裁】
就美加英欧盟对华实施单边制裁,外交部23日回应,中国已不是120年前的中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的坚定意志。>>详情
【三星堆4号“祭祀坑”大致为商代晚期】
23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4号“祭祀坑”的年代测定结果正式发布,大致为商代晚期。
【“黄河大堤出现死猪”事件通报】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政府就“黄河大堤出现死猪”事件通报称,截至23日9时,已收集死猪48头,确定抛弃死猪嫌疑人2名,死猪已做无害化处理。
【中俄外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
外交部网站3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关于当前全球治理若干问题的联合声明。
【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强降雨仍在持续】
23日,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强降雨仍在持续,新南威尔士州部分河流水位达到历史高位。该州有6000多栋房屋被洪水淹没,累计疏散人数达到3万多人。
【印度一体育场看台突然坍塌造成百余人受伤】
当地时间22日晚间,印度南部特伦甘纳邦一体育场内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0余人受伤。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反应呈现明显年龄差异】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反应呈现明显年龄差异,10岁及以下人群反应最强。这或许是儿童新冠患者明显少于成人且症状较轻的原因之一。
《<榜样5>:鲜红党旗下用信仰筑起抗疫防线》
“我觉得党员就应该先上。党员不上,谁上?党员必须上。”“到一线去,到风暴的中心去。”“我来守护你们,你们去守护病人。”……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出自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建设者、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他们职业不同、年龄各异,但都拥有同一个身份——共产党员。3月2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榜样5》专题节目展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令许多人为之动容。昨晚,该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重播,并在共产党员网提供点播、下载。
《读懂文学经典的“另类”打开方式》
前不久,作家余华亮相某教育培训机构“教中高考作文”引热议,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并引发新一轮追问——当下舆论中的应试写作与文学阅读何以如此割裂?颇受关注的大语文究竟应该如何教、如何学?文学经典是居于高堂的艺术还是家常调味品?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科技含量最高的考古》
这两天,四川三星堆遗址,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青铜神树、玉琮……时隔35年,最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重要文物已逾500件。这些造型别致、做工精良的文物引发了人们对其神秘性的叩问。
《全球建筑圈刮起“中国风”》
全球知名建筑网站Ar chDai l y于近期公布了2021年度建筑大奖的名单,中国项目夺得5席,涵盖了文化建筑、服务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这5个类别。这是网站举办的第12届评选活动,由读者自主票选出年度最佳项目,共收到了超过20万张选票。中国项目能屡获优胜,证明了“中国风”在全球建筑圈占据了越发重要的话语权。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1年3月24日5点钟发布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阴到多云有短时小雨,今天上午转多云,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到晴。南到东南风,明天转偏东风,风力都是3-4级。今天最高温度20度,明天最低温度10度。
编辑:孔韬 施薇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