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新闻关注餐饮浪费,直指网络直播中“大胃王吃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称,“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现在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此后,不少直播平台陆续开始整顿“大胃王吃播”,并将“勤俭节约”作为检索“吃播”的关键词。对此,多数网友表示支持,并反对“暴食催吐”这种既伤身又浪费的做法。但是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将“大胃王吃播”和“粮食安全”紧密结合是“上纲上线”。有些人甚至认为,与其禁止“大胃王吃播”,不如索性将酿酒企业一关了事,这样岂不能省下更多的粮食?
上述言论多少有些抬杠。勤俭节约是一种餐饮消费理念。用量化标准来衡量理念高低、比较个人和企业节约的粮食显然有悖常理,把少数个人的极端行为和正常的企业运作相提并论更是偷换概念。
对国家来说,倡导餐饮节俭是站在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保持“粮食危机意识”时刻不松懈。落实到具体,就对所有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提出不同层面的要求。对于政府单位,打击公款餐饮浪费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对于企业,尤其是粮食酿酒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粮食耗损应当尽可能降低;而对于个人,恪守餐桌礼仪,积极落实“光盘行动”,这就是力所能及的勤俭节约。政府、企业、个人的节约行动、勤俭意识应当保持一致,而非各行其是。唯有如此,方能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于个人而言,餐饮节俭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更是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少点一份、多吃一口,条件宽裕者可能感觉不到明显差别,但对于贫穷困苦者来说,多吃一口、一日三顿意义非凡。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和垃圾处理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个光盘就是给劳动人民少添一份麻烦。从这个角度说,餐饮节俭重在个人,而事关众人。
同样事关众人的还有“吃播”行业。从电视台美食节目到网络“吃播”,“吃”已经不再是私人化的行为,而是逐渐发展成具有公共属性的行为艺术。“吃播”以食物的卖相和主播的吃相吸引观众,让人看得流口水、想加餐。
“大胃王吃播”是“吃播”中的异类,是跑偏了的“吃播”,它以豪奢铺张抓住猎奇的心态,以食物堆砌和大口吞食刺激观众的爽感,更以比拼竞赛引人点赞追捧。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胃王吃播”已经超出了饮食的范畴。而它对主播、观众、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负面消极的:透支的主播健康、不可持续的新鲜感、浪费粮食的恶性循环以及铺张奢靡的价值导向。所以直播平台整顿“大胃王吃播”非但不等同于“禁止吃播”,反而是呵护了那些吃相好看的主播和卖相诱人的食物,既不影响节目效果,又提升了平台主播的整体质素,同时向社会传播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
适量饮食,坚持“光盘”,是主播对自己和观众负责,对粮食和劳动尊重,对社会和国家作贡献。
作者: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