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起笔怎样,成色如何?是否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目标?最近,浦东老港镇人大会同“协商于民”政协委员老港工作站,组织部分区、镇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开展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专题视察活动。
老港镇是浦东新区沿海产业走廊和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中心节点。近年来,围绕“勇当引领区乡村振兴主战场、最前线、新典范”的工作要求,坚持绿色生态的乡村底板,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打造示范村,以种源农业、特色农业为牵引,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本次活动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重点调研第五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欣河村创建情况。代表、委员们“走、看、听、评”,实地视察了欣河村沿路沿河风貌,以及欣河小院、烟墩骑驿、欣水乐园等功能配套项目进度。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村道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沉甸甸的蔬果长势喜人,构成一幅美丽的“蔬香大地”画卷。
实地看进展,座谈议成效。在紧接着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当天调研的心得体会,建诤言、谋良策、出实招,为乡村振兴“问诊”“排雷”“赋能”。问答紧扣“三农”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聚焦特色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等话题畅谈自己的想法。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研发组长张洁长期“战斗在”田间地头,有着一套“致富经”。她建议,可以用果树蔬菜适当代替绿化,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减少养护绿化带来非绿色农药的用量,减少养护成本;区政协委员、卫健委副主任郁东海希望,发展农村智慧健康管理,将智能居家健康产品或健康管理机制融入乡村发展,同时建议打造中草药公园、扩大中草药种植、挖掘中医药文化。有的代表、委员表示,要利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新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鼓励企业在农村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有的建议,乡村振兴要发挥当地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既能保证管理的质量和时效性,又能增加村民的收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行动的氛围。
“要挖掘文化底蕴、彰显自身特色、加大宣传力度”,浦东新区政协副主席诸惠华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她表示,要充分调查乡村振兴不同的受众,考虑各群体的需求,让大家都参与到这项重要工作中来。特别是通过协商方式,让广大群众对乡村振兴进行建言献策,助力老港建设发展。
据了解,老港镇积极探索人大、政协联动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视察,人大代表“家站点”、“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联手共建的“三联”工作模式,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进人大监督和政协协商的有效衔接。一年之内相继开展“碳中和试验高地”建设、“五福”原居养老服务项目等三场专题视察活动,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基层实践的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
作者:港轩 唐玮婕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