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1月20日,2022“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走进闽中在福建三明、宁德拉开帷幕。六天的时间里,来自嘉定区的文化志愿者,通过展览展示、主题讲座、乡村冬令营等方式,在展示嘉定区公共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搭建起双方文化帮扶互动平台,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文化创意展上两地“对话”
“今天亲手做了一个陶瓷杯,跟着老师慢慢画,画的图案可能没那么精美,但是很有成就感,很期待自己的作品。”11月15日,在2022年“风雅嘉定,情牵闽中”春雨工程走进“宁化”文化创意展上,前来体验手绘陶瓷杯的市民张沁语抑制不住兴奋,直言不虚此行。
让张沁语“不虚此行”的文化创意展,是2022“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走进闽中的“开幕大戏”,以“千年回想”“百年激荡”“十年奋进”为篇章,展现嘉定、宁化两地的社会发展、文化积淀以及传承创新。
“千年回想”通过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茶器具、茶仙陆廷灿相关书籍、孔坑茶、三明特色茶样等展品,展现了嘉定、宁化两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百年激荡”则通过嘉定、宁化的红色展品,来诠释两地悠久的历史革命传统。在“十年奋进”篇章,两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被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振奋人心。比如搪瓷展品,打破了人们对搪瓷用品的认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直击年轻人的喜好。
观众可以像张沁语一样绘制自己的专属陶瓷杯,还能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中国传统的手工扎染,感受文创+手作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文化创意展上,两地的文创产品同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来自嘉定的徐行草编、徐行风筝与三明本土的非遗项目孔坑贡茶等同场亮相,展现了两地手工艺之美。张沁语告诉小编,今天在展览上看到了徐行草编,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也兼具实用性,这也是宁化文创产品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的‘对话’,来加强两地的深层交流,让观众从展览、体验中切实感受到两地日新月异的发展,沿着时光轴,更深刻地理解时代的变迁。”嘉定区文化与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体冬令营精准帮扶为孩子筑梦
11月16日,2022“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走进福建省福鼎市桐南小学沈青校区为期三天的公益冬令营活动拉开帷幕,为孩子们带来美术、书法、体育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这所坐落在大山深处,全校仅有45个孩子的学校,在今年8月才刚刚新建了塑料跑道,孩子们除了学科类的课程,素质类课程相对较少。在冬令营的美术课堂上,五年级的陈安琪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一幅国画作品《梅》。陈安琪告诉小编,她从小喜欢画画,但学校没有美术课,也没有专业的老师,今天的这堂课,让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准备接下来在课外参加美术课的学习。
陈安琪上的这节美术课,是“春雨工程”公益冬令营的美术家创造营,除此之外,主办方还依托上海市门球协会推出了以门球为代表的体育家创造营、依托绘本朗读的梦想家创造营、教授中国舞的舞蹈家创造营以及学习国学、茶艺的国学家创造营。
值得一提的是,3天的公益冬令营活动之外,由上海嘉定区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将会永久性地为当地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嘉定图书馆为沈青校区所有师生办理了上海市图书馆读者证。沈青学校师生们可以通过访问“文化嘉定云”网站,绑定读者证号后免费使用海量数字图书资源。包括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龙源期刊、库克音乐等14个数字资源近180TB,以及少儿数字图书馆、点点书库、多纳智慧魔方、艾迪科森等少儿数据库资源。而嘉定区金鹤小学也将长期提供线上美术音乐课程,以空中课堂的形式,定期为大家传递视频课程。
除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配送之外,今年的“春雨工程”还为沈青校区捐赠了一间阅读教室。来自嘉定普通市民、嘉定图书馆、北虹桥艺术中心·贺绿汀江桥艺校等捐赠了超过600本的少儿读物。与此同时,为了让这些从来没有上过体育课的孩子今后也能上体育课,芨芨草公益机构募捐了篮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希望孩子们未来能有机会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校服、书包等各种资源,也被各路爱心企业送到了学校孩子和老师的手中。
“很开心有这么多书可以看了,还有这么多体育器材,以后终于能上体育课了。”陈安琪难掩兴奋。
沈青校区相关负责人坦言:“冬令营开设的课程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孩子体验了多样化的课程,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口。原来,他们可能只知道课堂上的学科知识,现在他们可能心里就埋下了一粒种子,我还可以学习绘画、学习体育。包括赠送给我们的数字教育资源、阅读教室等等,我觉得这些都为我们的孩子构筑了完全不一样的梦想。”
据悉,嘉定从2018年起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交流服务,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活动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指导,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江桥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五年间,“春雨工程”走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甘肃省天水市、贵州省遵义市和赤水市等多地,捐赠物资总价值超过100万元,惠及5000余名孩子,传递爱和希望。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