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祭扫的首个高峰日,全市各大公墓实行预约祭扫。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下午16时,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现场接待祭扫市民15.44万人,车辆3.21万辆,落葬1945穴。同时,开展网络祭扫765人次,代客祭扫156户。
正值冬季,恰逢疫情防控关键期,上海继续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引导、高峰预约”。自12月1日至今,已现场接待祭扫市民66.02万人,车辆13.17万辆,落葬6979穴,共开展网络祭扫7209人次,代客祭扫260户。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各公墓每天分6个时间段接待祭扫,因此人流平稳有序,墓区无拥堵、无聚集、无焚烧,祭扫秩序良好。此外,在往年基础上,不少公墓还新增了一些祭扫新方式。
近日,来到上海福寿园祭扫的不少市民就发现,大门处悄悄增设了朗读亭,免费向市民开放。电子屏、降噪耳机、麦克风、空调、座椅、遮阳帘……这一现代化读书亭可同时容纳两个人朗读。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在思念朗读亭内,市民孙女士戴着降噪耳机,跟随音乐节拍,录下了一首张嘉佳的诗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沉浸式的体验令她意犹未尽。“墓园有座朗读亭很新鲜,为家人朗读一首诗这种方式很新颖。”孙女士说。
据了解,朗读亭提供了一个具备专业录播设备且内外互不干扰的沉浸式发声空间,系统内置大量古诗词、美文。一封家书、一篇家训、一段思念家人的文字……每位朗读者提交的声音作品都会上传云端纪念空间,留存在云上纪念馆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文化设施,为祭扫提供不同表达方式,传递声音的情感力量,”相关工作人员这样注解。
除思念朗读亭外,园方还精心设计了全家福拍照场景——石库门里弄、摩登照相馆、70年代的家庭客厅等带着满满回忆味道的老照片场景。在冬至家庭祭扫团圆的时节,用回忆影像定格旧时美好瞬间,记录美好、记录爱。
今年冬至期间,沪上各大公墓继续引导市民无烟祭扫,包括提供免费黄丝带、心愿卡等文明祭扫物品外,并提供祭扫花束、定制情感花束等。无法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还可通过代客祭扫、线上纪念空间等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传递真情、感悟生命。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周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