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强城市软实力,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松江九里亭街道正呈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在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建设中,九里亭不断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落实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高效能治理,积极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让老社区转换出新面貌、新风采。
11月26日,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松江区九里亭实践案例展开幕。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以“创生·蝶变·融合·发展”为主题,充分展示松江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九里亭街道在城市微更新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行动,目标是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作为松江区唯一的市级“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区域,九里亭将此次案例展的主会场设置在区域内标志性的城市更新空间——九里工坊,本身就别具意义。
此次展览结合区域特长、区位优势,通过互动实践、艺术介入、展览展示、社区营造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九里亭街道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空间营造和社区治理向着更广泛、更纵深方向发展的经验成果,让人们看到了九里亭的城区活力和空间品质。
在九里工坊主展区,展项构成主要由G60科创走廊发展、幸福九里亭城市变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榫卯城市文化展示、社区互动体验等板块组成。九里亭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所,素有“日照天下客,夜宿九里亭”的美名。如今,随着有大量人口导入,九里亭成为了典型的“年轻街道”,这里人口构成多元、科创企业集聚,处处让人感受到“新人、新物、新事”的气象。目前,九里亭街道正全力打造“三新一高”——也就是G60产城融合新高地、高品质生活新家园、创新创业创造新热土,建设面向未来的国际化高端商业商务中心。在此过程中,街道通过积极试点“15分钟生活圈”建设,在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落实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高效能治理上,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短短几年,整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本次案例展除了九里工坊的主展区,还另外设置了贝尚湾社区、杜巷社区两个分展区。它们侧重于通过社区案例、场景体验等方式,让观众在第一现场更真切地感受社区之变,品读“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生活场景。其中的杜巷小区本是农民自建房小区,曾因基础设施薄弱、群租现象严重,成为另外意义上的“典型”。针对突出问题,九里亭街道提出了“花园杜巷·幸福九里亭”的总目标,并细化为“花园社区、幸福社区、服务社区、魅力社区”四方面子目标。经过努力,改造已基本完成,整个小区在美丽宜居、便利出行、贴心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全面提升。
未来一个月的展期内,九里亭实践案例展除了固定展项,还将在各展区陆续推出精彩活动。希望以各种方式,丰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内涵,更充分地展示了九里亭的实践成果,为发掘社区生活多样性,激发社区自治提供“九里亭样本”。
据介绍,在“十四五”期间,九里亭街道的“蝶变”还将一如既往。未来几年,这里将建成若干初中、幼儿园、高中,建成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中心,推进建设轨道交通9号线公交枢纽、生态绿地公园、体育公园,完成G15高速公路、沪松公路九里亭段的全面抬升……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将为九里亭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注入新的动能。
作者:张懿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