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石化街道深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机制,在26个居民区全面实施“爱心点名”行动。坚持党建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将机关、社区、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的党员志愿者集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发扬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精神,形成关爱社区孤老、独居、高龄、残障特殊人群的强大合力。据统计,街道各级党组织共1255名志愿者参与到“爱心点名”行动,其中党员213名。
身兼数“职”的退休党员,服务社区无愧一生
“你能想到的帮扶措施,陈阿姨几乎都做过,甚至做得比许多子女还贴心。”居民口中的陈阿姨便是四村居民区的陈佳,一名68岁的知青回沪党员,结对帮扶了5位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除了日常电话慰问,还主动承担了买菜送饭的工作。
从市区搬迁至此的一对父子双双突发脑梗,父亲撒手人寰,留下儿子小施独自生活。因脑梗后遗症引发的各种生活问题接踵而至——腿脚不便无法出门、生活难题无法解决、产生寂寞孤独的负面情绪等无法排解……陈佳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参到与关爱行动中。
看到小施的家里环境脏乱、无从下脚,陈佳便发动社区志愿者一起整理打扫,一花就是半天时间;居委会睦邻点包水饺、馄饨时,总会给小施捎上一份;生日当天,陈佳还自费购买了一份小蛋糕,煮上一碗长寿面,让孤独的小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入冬后,“操心”的陈佳又张罗起小施的穿衣问题,洗洗晒晒经常一忙就忘记了时间。
不仅如此,小区里的垃圾分类点位执勤、疫苗接种登记、为民化解“疙瘩事”等都有陈佳参与的身影。但凡是力所能及的事,不论有没有回报,她都“掺和”一把,并且乐此不疲。
在街道辖区,如陈佳这样活跃在基层为老服务一线的退休党员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小”老结对“老”老的模式为社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走形式”而“动真格”,营造了街道浓厚的“孝老爱亲”氛围。
独居老人的“社区儿子” 温暖守护胜似亲人
软滑的豆腐、新鲜的青菜、香糯的馒头……梅州新村的吴卫东正冒着寒风,把热腾腾的饭菜送给社区里因寒潮天气无法出门买菜的老人们。
吴卫东,石化股份公司烯烃部的一名党员,住在梅州居民区。石化股份公司烯烃部与梅州居民区结对共建后,对吴卫东来说是“亲上加亲”,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在“爱心点名”项目启动后,热心肠的他不仅自己主动加入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还动员妻子一起加入,共结对了10名独居老人。老人的吃饭问题、日间料理和心理慰藉成了吴卫东夫妻俩最关心的事。
一位孤老听力不好,需要检查身体,吴卫东就放弃休息时间全程陪同。邻居黄老伯及妻子身体一直欠佳,近几年多次在凌晨或半夜发病,都是吴卫东联系120全程陪同就医,直至老人的子女赶到才放心离开。今年春节前,小区有位老人不慎摔跤,吴卫东主动协助居委一起陪同就医。一位退休女教师将吴卫东视为亲人,有事便找他帮忙。吴卫东的手机号码24小时畅通,只要老人有需要,他便第一时间赶到。
“我们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个别化需求安排志愿服务,有的上门问候,有的观察老人家里灯是否亮着、水表是否使用,有的打电话、发微信,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了解老人们的生活安全,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老人们心里,吴卫东是他们的“社区孩子”,是困难时期的“及时雨”,更是无私奉献的“夕阳守护者”。
在吴卫东的无私奉献、示范引领下,梅州新村关爱老人的氛围越来越浓,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孝老爱亲”的志愿者队伍中。让社会更和谐、更有爱,这也是吴卫东夫妻俩最真实、朴实的想法。
“爱心点名”的暖心约定 诠释党员初心使命
“我们之间有一个约定,如果他在家一切安好就在窗边放一盆花。”这是家住石化十村的志愿者秦立强与结对老人之间的温馨约定。
十村居民秦立强是金山巴士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双报到”中得知居民区有“爱心点名”为老服务的行动,毫不犹豫就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与他结对的毛老伯已经70多岁,孤僻的性格导致他与家人断绝联系并拒绝所有社会交往,他的身体健康及心理状态是居委会最牵挂的事。秦立强主动站出来,愿意与毛老伯联系,帮助这位孤独的老人敞开心扉、走出家门。
在经历了无数次上门被拒后,秦立强没有放弃,一下班就在门口守着毛老伯,隔着房门与他说话、聊天,哪怕没有得到回应,他也“乐此不彼”。每日的嘘寒问暖逐渐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毛老伯在秦立强的“叨扰”下,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关爱,秦立强的真情也换来了毛老伯的信任,随着房门打开的一瞬间,这位孤独的老人也打开了尘封的心扉。
在毛老伯心里,秦立强是他的“情绪回收站”,心底的忧愁和期盼都愿意向他倾诉;在同事眼里,他是“爱心大富翁”,无论是单位还是志愿服务站,都能看见他用饱满的热情忙碌着;在居委会眼里,他是“社区老雷锋”,冲锋在志愿服务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几年,秦立强先后获得了“金山区最美志愿者”“金山区最美家庭”“金山好人”等荣誉。在他的教育引导下,读大学的女儿也加入了学校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传承优良家风。
石化街道以党建引领为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中固本培元、穿针引线的作用。“哪里有需要,党员就到哪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与社区老人结对,积极参与“爱心点名”行动,以爱心、暖心换来群众的舒心、开心,让辖区的老年居民真正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收获稳稳的幸福和安全。
作者:朱磊 薄小波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