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10时整,防空警报鸣笛声响彻全城,一瞬间,路上的车辆全部停驶鸣笛,人们停下脚步,垂首默哀。
10点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响起了防空警报,警报声响彻了整个航站楼的登机、候机和出站大厅。时间仿佛凝滞,所有防疫工作人员、携带行李包裹的旅客都驻足默哀,所有人都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哀悼。
一切停滞的3分钟后,人们恢复了原先的忙碌。年过50的倪建国是上海市公安分局闵行分局浦东机场转运T1出口接收组B组组长。到今天为止,他已经接收入境人员200余人。
3月底,一名留学英国的女研究生W小姐在等待转运时突然意识到自己错拿了人家的行李箱,担心自己的行李箱也被对方拿走了,心急的向老倪求助。老倪一遍耐心安慰一边同机场派出所联系,机场派出所协同查找的过程中,他带着W小姐继续同航空公司各站点工作人员逐一沟通,一个个电话打过去、一个个柜台找过去,走了半小时帮她找到了行李箱。
“大概5天前,我当时在忙着交接转运人员回站点的活儿,站点的志愿者告诉我,有一位从柬埔寨回国的中国旅客来询问机场哪里买得到早点,这一时半会哪里给你买得到啊。”老倪立马把自己手里的工作早餐送到了他手里 ,中国旅客盛先生说:“我一路没吃没喝,上海警察送来的这份饭让我感觉到:我真的回家了!”
孙扬是今年新毕业的新警,上岗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值守闵行T1航站楼转运接待组。
小孙说自己有种使命感,“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感觉犹如第一次穿上警服,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很积极和热情的去引导回沪的旅客前往隔离点,其实大家都特别理解我们的辛苦,一声声谢谢让我感到很温暖。”除了心里的温暖之外,他体会到还有冷热交替的痛苦。航站楼一波高峰期过后,防护服里面的毛衣已然湿透,防护服不透气也不能轻易脱下来,整个人如同置身于蒸笼中特别难受。到了晚上温度急剧下降,凉风带过汗水冰冷刺骨。一个班24小时下来,全身如泡了水,面罩上模糊不清,双腿迈不开步,身体疲惫,感觉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
“刚才默哀的时候我在想自己比起那些真正在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算不了什么,想到这里我眼眶都湿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中坚力量。”
同样已经年过半百的孙文清比老倪还要大一岁,“半个月前单位通知,因为新冠疫情,需要我们交警机动一大队抽调人员去做两大机场入境人员的转运工作,我毫不犹豫的就申请加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以身作则、冲锋在前。” 孙文清说自己妻儿还给他加油鼓劲,支持一位普通人民警察在危难面前的决定。
在上海虹桥飞机机场工作一周后又转战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转运组需要护送旅客到集中隔离点进行分流。孙文清日均行驶的距离突破了三百公里,“可能真的老了,连续作战让我疲惫不堪,一撤岗,到了房间可以倒头就睡,不用洗澡。为了能保证我们身体抵抗力不减,单位每天给我们安排四餐,另外还有丰富的点心和御寒的姜茶。” 这一点让孙文清很踏实。
上午10时,分局举行默哀,民警代表及G60沪昆高速公路检查站、辖区隔离点等各岗位执勤民警脱帽,敬礼,默哀、表达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敬意和哀悼。
上午10时,浦东分局各个岗位上民警、辅警脱帽肃立,默哀3分钟,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致敬。
上午10时,普陀分局各个岗位上民警、辅警脱帽肃立,默哀3分钟,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致敬。
与此同时,上海市公安局的祭扫活动还同步在网上开展。通过线上“点蜡烛”的方式,供全局民警、辅警在网上祭奠公安英烈、因公牺牲民警,表达追思、缅怀、传承之情。
作为平时冲锋一线的公安民警,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百姓安居乐业。无论过往、当下还是未来,每一位上海警察都在无时不刻倾注所有,打赢每一场战役。
作者:何易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