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多批上海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踏上了归家的旅程,回到上海,而首批回沪的医疗队员“随身码”已经转绿,意味着她们可以回到家中,拥抱亲人。
疫情的阴霾逐渐消散,社会的爱心仍然源源不断。伊利集团1.8亿元追加捐赠正陆续落实到位。4月1日-4月2日,伊利集团上海分公司代表来到上海市华山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向上海全体援鄂医疗队员送上伊利乳制品年卡。据上海伊利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年卡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全年的营养支持。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行动,统筹协调全国344支国家医疗队、超过42000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国家援鄂医疗队除承担普通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外,还与其他省市的医护人员一起接收重症患者救治。
作为亚洲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在疫情前期投入1亿元抗击疫情,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营养供给。3月26日,伊利再捐1.8亿元,为援鄂医疗队员、科研机构等提供营养、科研等方面的支持。
随着新冠病例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增,合力抗疫已成为全球议程之一。星巴克基金会近日向全球范围内的公益组织捐赠超过300万美元,助力各地社区齐心抗疫。其中,100万美元(约合700万人民币)将定向捐赠给中国公益组织,全部用于开展助力中国进一步提高未来重大呼吸疾病防控能力的项目。
“目前,中国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当我们回顾这共同走过的70多个日夜,铭记于心的不仅是曾经的困难和挑战,还有更多的反思和心得。因此,星巴克决定追加对中国的捐款,悉数用于防患于未然且行之有效的公益项目。我们希望借此切实帮助基层医院和社区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呼吸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为构筑更加强有力的中国疾控防治系统尽一份力量,兑现我们‘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承诺。”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表示。
据悉,在国内的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星巴克第一时间捐赠300万元人民币,并悉数用于采购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杀菌用品等医疗物资;疫情期间,星巴克为多地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定点捐赠超过10万罐即饮咖啡。
作者:徐晶卉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