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110吗?园区的保安不让我进单位上班!”上个月底,徐汇公安分局虹梅派出所接到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员工的求助电话,原来报警人虽然户籍地属于疫情重点地区,但在沪有固定居所,疫情期间未返回户籍地,现在要复工上班。进门时,物业安保没有在复工名单上找到他的名字,所以坚决不让他进。民警到场后一边缓解报警人情绪,一边通知其公司负责人、街道工作人员到场解决即时更新复工信息的问题。经协商,物业方同意当事人第二天正常上班;报警人也对物业方的管理表示理解,并感谢民警伸出援手。
事件解决如此之快,源自于派出所与街道、开发区总公司、园区企业组建的“防疫联盟”实现四方直联互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补上“断点”、打通“堵点”、化解“节点”,让企业更有底气、开发区更有“人气”。
补上“断点”,让企业放心
疫情的突然来袭,让园区很多企业复工复产持观望态度。虹梅派出所与街道、开发区总公司、企业就建立了“四方直联”互通制度,最大限度利用电话、微信、网络等非接触方式,实现直联对接,点对点了解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时间,返岗人员数量等情况信息。同时制定公布了防疫措施,向企业提出可遵循的“防疫指南”,让他们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对已经复工的企业,虹梅派出所还专门对企业管理人员、安保人员、员工进行特殊时期安全教育培训,做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双促进。
打通“堵点”,让车流“顺心”
受疫情影响,开发区内原本“上班族”们放弃了搭乘地铁、公交、班车等多样化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自驾上下班成为主流,这也为开发区带来了新一轮的交通压力。虹梅派出所充分利用“智慧公安”建设赋能,综合分析地区形势,对开发区现阶段的早晚高峰拥堵路段进行梳理研判,并在“四方会议”上拿出解决方案开展讨论。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虹梅派出所一方面对开发区内各科技、工业园区实行单一进出口管理,按照交通流量分布,合理关闭各园区进出口78个,设置车辆进出缓冲区,便于保安及街道志愿者对驾乘人员测温、登记;另一方面按照开发区东、中、西三块区域,统筹指导公司错峰上下班时间,并增派3名摩托车机动警力,开展路面交通实时人工干预,提升开发区内车辆通行效率。
化解“节点”,让人流“舒心”
车辆拥堵的问题大大缓解了,但是人流聚集的新矛盾又摆在了“四方”会议上。往日早晚高峰时,地铁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和桂林路站,进出站客流约10万,但是由于疫情期间,地铁的限流措施,导致这两个站点,每到晚高峰时间就会出现大量人流排起长龙,最高峰时段,队伍绵延超过半公里。为此,虹梅派出所与街道主动跨前一步,每晚增派警力和志愿者引导人流维持秩序;而且为了应对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虹梅派出所还与街道、轨交部门开展了2次突发事件演练,动态调整轨交站点限流、分流措施,让员工回家之路走得安心、舒心。
作者:何易
编辑:顾一琼
责任编辑:王蔚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