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初就跟姐妹们约好:2020年的春天去武大看樱花。然而2020年的初春,我就踏上了武汉这片土地,却无关‘赏樱’之约。”视频中,庄佳影甩着一头潇洒的短发说道。曾经长发飘飘的她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降低感染风险、更好地作战,剪短了头发,还戏称:“打造了史上最‘靓’发型”。
庄佳影,家住大团海潮村,毕业于护理专业,在校期间经常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做志愿者,也曾多次无偿献血。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今27岁的她,是仁济医院的一名护士。当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本可以调剂至更好的专业,然而她依然选择了护理专业。用她的话来说:“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就两个字:喜欢” 。
身着白衣甲 穿梭雷神山
当跟她聊起:向院方请战的那一刻,是怎么想的。她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自己是党员,理应先上,再者,未婚单身,相对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来说,牵挂少很多。就这样,小庄和她的战友们于2020年2月19日飞往了雷神山医院。她告诉我们,在三万英尺的高空,往下看时,她的内心无比激动,感觉自己是乘着战斗机即将上战场的特种兵。
雷神山医院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重症区,她的工作与其说是在当班的时候护理病人,不如说是服务于病人。里面的病人完全与外界隔离,没有陪护人员。对于一些清醒状态的患者,主要负责输液,而那些需要用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病人,就需要给他们插管、清理大小便、喂食。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甚至是成人尿布,因为当班期间上厕所很繁琐,而且防护服如果脱下就不能再使用了,成本很高,所以他们不敢喝水,需要上厕所时也是一忍再忍,对于健康人来说方便在成人尿布中,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
亲友如相问 不胜誓不归
刚到雷神山的几天, 她也有过害怕,怕被传染,怕死,妈妈每天一早都会发一条短信开导她,有时候是:既然选择了前往,那么就勇敢地去做好;也会是:宝贝,好人有好报,你一定会平平安安的;还会是一个笑话或者一句名言。
其实她知道妈妈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流了很多泪,妈妈在鼓励她的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奶奶是不知道她去武汉的,原本想等“凯旋”时再告诉她,可是叔叔说漏了嘴,被奶奶知道了。与奶奶视频通话时,她边流着泪边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呀,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也不告诉奶奶。
在小庄离开的第一个星期里,奶奶每晚不能入睡,头顶着衣服坐在黑夜里,等有了一点困意再躺下睡一会儿,刚睡着又会被噩梦惊醒。真是可怜天下亲人们的心。家人每天关注疫情,一听到有多少多少医护人员被感染,他们的心就被揪起。远行的人儿,通常是报喜不报忧,小庄也是如此,她经常跟家人说:请你们放心,我在雷神山上过得很好,我一定好好照顾自己,但是我暂时还不能归来,等战“疫”得胜,我们再笑着拥抱。
在家人的关怀下,在忙碌的工作中,小庄慢慢放下了恐惧感。但是工作强度大,加上对家人的想念,还是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通过在板墙上画画来缓解情绪,也是为自己和伙伴们鼓舞加油。
2月28日晚上,在雷神山ICU病区的走廊里她画了一组漫画,画的是抗“疫”战士的卡通形象。她说:“当时只是想让简单的墙板富有情感,我们来了,便把这里当成了‘家’,在这里勇敢面对病毒,也必将战胜病毒”。战友还在漫画旁配了文: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但愿“死神”怕 “天使”,他们能抢下每一位患者。
入汉生死忘 但将雨晴观
庄佳影每天工作4小时,具体的时间点是轮着来的,有时凌晨上岗,也会是中午或者半夜开工。加上到岗前的准备工作、下班后的消毒以及来回路上的时间,一共也要8小时左右。来到雷神山医院已有一个多月,期间有喜有悲、有苦有甜。镜头中,她坐在床上,视线放远,回忆道:“曲爷爷的康复出院是此次出征的第一个捷报,我们喜极而泣,含泪欢送,为曲爷爷的平安出院而欢呼雀跃,也为我们的付出有所回报而激动无比”。
突然,她眉头皱起,声线悲伤:“还有一次遇到一位五十几岁的阿姨,患上冠状病毒后肺部感染严重,在其他医院住院多日后转院至雷神山,当时,她喘气喘得特别厉害,一直向医护人员呼救‘救救我,救救我,谢谢你们来,请救救我’,让人心酸不已”。“我们竭尽全力照顾好每一位病人,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平安归家。”说这句话时,小庄的眉宇间尽是坚定之色。
今年武大的樱花注定要与她失之交臂了。 “武汉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了,等到来年,樱花开满枝头时,我想再踏足这个曾经生死相托过的城市,看一看落英缤纷里的江城。” 她面露神往,微笑着说道。那时,过往的沧桑一定已无踪迹,唯有雷神山里的影影绰绰无法忘怀,将激励她一路勇往直前……
作者:严卫星 祝越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