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长宁分局北新泾派出所所长王顺皓在派出所大厅查看窗口受理工作时,发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来了两回。由于天气不好,她又步履蹒跚,王所赶紧上前询问老人家为何往返奔波。原来,她要办理的事项比较多,涉及街道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派出所,年纪大了又容易忘带材料。老阿姨的鞋子湿透了,在地面上踩出一串串脚印。正是这些脚印给了王顺皓深深的触动。
根据公安部、市公安局部署,要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那么可不可以在基层派出所的服务性窗口受理业务上动动脑筋,让更多的群众少跑腿呢?
在和街道相关部门联席研商之后,北新泾派出所提出将所内的“综合窗口”及档案室一并搬迁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虽然并无先例可寻,落地难度也很大,但在分局和街道的全力支持下,最终顺利实现融入,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一门式”办理格局。而随后翻倍上升的业务受理量说明,群众确实觉得方便。
有位通过人才引进来上海工作的年轻小伙子,前不久来到街道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户籍窗口咨询办理落户公共户。在窗口民警的引导下,他移步到旁边的街道综合窗口,先办理了落户所需的“租赁备案证明”,然后回到户籍窗口进入受理流程。因为材料齐全,当场办出了《准迁证》。小伙子特别高兴,说自己原本觉得一个半天不够用,打算再向公司请半天假来办理公共户,没想到“一站式”就搞定了,为政府部门间高效的便民服务点赞。
人民群众需要安居乐业,社会发展需要稳定有序,北新泾派出所着力抓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区安全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这是人心所想,也是人心所向。近年来,辖区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作者:何易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