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从行军床爬起、简单洗漱后,“光头干部”蒋威雄就出发进小区了。
蒋威雄,徐汇区华泾镇纪委副书记,作为社区防疫工作组成员,在徐汇区华欣家园居民区报到50多天了。安排核酸、搬运物资、关注重点人群、开会研究……每天的任务,都在蒋威雄的计划表上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候七点多刚进居委办公室准备随便塞两口早饭,新任务又提前来了。
“有时时间点是交叉在一起的,组织核酸检测、协调运输物资很可能同时进行。加上小区居民多,难度更大。”蒋威雄入驻的华欣家园,建成于2004年,小区不仅面积大、楼栋多,还有居民2413户,常住人口达到5700多名。
“3月那会儿阳性患者较多。3月底小区最严重的时候,152栋楼中有39栋被确定为阳性楼栋。”就是在那会儿,蒋威雄正式加入工作组,入驻小区。后来天气逐渐升温,社区工作者、工作组成员、志愿者们忙活起来热得受不住,一项特殊需求便被提上日程:理发。
于是,大家拿着工具找到一个阳台,互相帮忙剪短。没曾想一不小心,就剃出了第一个光头。“大家都没有理发的手艺,又想着光头比较清爽。”于是第一个光头亮相后,大家纷纷效仿,华欣家园抗疫光头团队也就此诞生。“头发清零了,希望小区也早日清零解封。”
为了早日实现清零,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不少。上午的核酸安排是蒋威雄的首要任务。“现在我们采取的是,‘居民不动医护动’的策略,防止了因为核酸检测环节造成聚集风险。情况也好转很多,经常连续好多天没有新增病例。”他告诉记者,当初刚到岗的时候情况确实不乐观。特别是做全员核酸的时候,每次都要八九个小时,后来创新了方法,再加上援沪医生的帮忙,速度提高了近一倍。
不仅仅要防止内部交叉感染、中断社区传播链,他们还要严防“输入性”的危险。为此他们每天发布《华欣家园团购状态日报》,同时时刻巡查围挡是否被破坏了。“由于小区是狭长的,很多不正规的快递塞进来,会造成输入风险,为此镇里还派了两个保安蹲点。”
“正规的快递进来,我们要做两次消杀。”为了便捷应对基层工作,他们还利用起“风火轮”——镇里给社区配的几辆三轮电动车。“最多的时候有六辆,后来坏了一辆,然后又用两辆换了一个货拉拉的厢式货车。”
随着快递组工作经验的积累,堆到门口快递架的货物,也可以做到当日达当日清。“有一次卸方便面,尽管不算重,但是体积大,花费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两千多箱堆得高高的,像一座小山似的。”
也有“紧张”的时候,例如小区疫情严重的时候,阳性楼里的保供物资、垃圾,就没人敢去弄。“当时第一次送物资的时候,我们居委的干部和工作组放下包袱、做好防范,给他们送上去了。”蒋威雄说道。
保供蔬菜包重量并不轻,成年男子两只手最多拿四袋,送一幢楼要跑五到六趟。虽然敢于负责,但他心里也不免有点忌惮。“到社区报到的干部和居委领导冲锋在前,进去安抚居民、运送物资。我自己天天忙下来,也是累得什么都不想干,失眠都被治好了。”蒋威雄依然开着玩笑,乐呵呵地干着。
作者:王宛艺
通讯员:刘辉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