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核酸筛查中的精准防控做法可否复制推广一下?”
今天一大早,记者就收到了市人大代表洪程栋的消息。全市上下正开展核酸检测,他所在的某小区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高层集中的居民区,每栋楼有18层。电梯间是居民们下楼的必经处,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核酸检测?细心的洪程栋发现,自家小区今天的做法又“进阶”了——在此前“大白动、居民不动”的基础上,每栋楼在核酸采样期间也实现闭环管理、无缝衔接。特别是,每家每户敲门喊号顺序由“从上到下”变为“从下到上”。这样一来,电梯停留的楼层将保持在出门居民的楼下,不浪费电梯行驶里程,更高效运转。
这套方案的设计者是前来社区支援的“大蓝”周世杰。为讲解清楚这套方案,这位“理工男”还专门制作了一张“思维导图”,从目标、逻辑、编排方案到可操作性,一一捋清要点,让人一目了然。
人群不聚集,又要高效采样,看似矛盾的问题,在周世杰的运算公式下有了“解题思路”。根据居民速度、二维码核消速度,他算出,通常在每2分钟,工作人员们需敲开2-3户,检测人数约为4-8人。
公式之外 ,他还特意附上了不少贴心提醒。譬如,由志愿者“大白”按楼道电梯,可在敲门前先按,以节省时间。此外,志愿者要等电梯到1楼后再按电梯,这样能始终保持“下楼优先”,不必让核酸检测人员空等电梯。
层层设计抠足细节,让洪程栋代表直呼,“想要向更多高层居民区推广”。据了解,在小区居委和业委会强有力的统筹以及志愿者们的齐心协力之下,整个小区在中午之前完成核酸采集工作,让前来辛苦采样的“大白”们也称赞既效率又安全。
作者:王嘉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