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上午9点半
地点:徐汇区徐家汇街道一小区
“大家准备做核酸了,请准备好二维码截图,把手机调至最亮。”上午9点半,记者所在小区楼栋的志愿者在群里吆喝起来,“从18楼开始,请大家按照志愿者的指挥,逐层逐户下楼测核酸。”
第一位下楼的是一名年逾八旬的老人和坐在轮椅上的妻子。只见他推着轮椅,慢慢走到采样点前,俯下身,轻轻地将老太太的口罩往上提。“大白”赶紧从工位里走出来,迅速完成采样。随后,老人有把口罩给老太太戴好,把轮椅推到一旁,然后自己回到工位完成采样,最后推着轮椅慢慢走回了楼栋。
志愿者告诉记者,老俩口都是老党员,十分体谅这几天志愿者们和工作人员的辛劳,坚决要求自己下楼检测,尽量减轻基层一线的负担。
17楼、16楼、15楼……居民们逐户下楼,核酸采样也在迅速、有序推进中。
“为什么还没轮到我下楼做核酸!”20楼的胡爷爷在群里焦急地询问起来。
“您稍等,一会儿会有人上楼给您测的,请放心。”志愿者赶紧回答。
原来,胡爷爷和夫人均年事已高,家里只有老俩口,而且夫人由于眼疾,眼睛已看不见东西。得知这一情况后,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主动提出,这次让“大白”上门给老两口测核酸。胡爷爷得知事情原委后,在群里连连表示感谢。
志愿者介绍,由于小区老龄化程度较高,通过前期排摸,对一些家中确实存在困难的独居老人、双老人等,在与居委、大白沟通协调后,可以进行上门检测。不过,许多老人都很“倔强”,能自己下楼的尽量自己完成检测,不给一线添麻烦。
作者:陆益峰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