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画的麻雀胸口都有一只‘领结’,十分具有个性与艺术特色。”今天上午,闵行区莘庄镇张渊艺术馆开幕,现场吸引了不少绘画爱好者。
筹备两年,年近耄耋的著名画家张渊回故里——闵行区莘庄镇,与她一同回来的还有91幅张渊和父亲张守成的作品。
张渊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资深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作品《松林月明图》1983年已集入《中国女画家作品选》。画风清气飘逸,工写俱佳,尤擅花鸟山水,海派绘画艺术风格浓郁而又热烈。
开幕当天,张渊将91幅作品捐赠与闵行区人民政府,开幕展览《故里情深》展出了70余幅作品,市民从中可窥张渊对中国画探索与实践的痕迹和心路历程。
“莘庄是我的故里,艺术馆就在我出生的家不远处,希望这间艺术馆今后举办的各项文化艺术展出、活动能让家乡的市民得到更多艺术熏陶和美的浸润。”张渊特别介绍到一幅作品《归鸟话夕阳》,这是张渊在2013年以莘庄两棵古银杏为灵感创作。这两棵依旧挺立在莘建路上的古银杏,曾是张渊一家生活成长的地方,寄托着她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将闵行区莘庄正黄金地段拿出来,用作艺术馆建设”,张渊艺术馆馆长张洁说,文化设施、街区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筋骨,最能直观展现文化软实力。艺术馆通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将文化印记与城市建设相互融合,并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了尝试和创新。
譬如在艺术馆一楼特别引入了“聚福咖啡馆”,该咖啡馆是张渊艺术馆的配套餐饮服务,也是聚福咖啡馆首次与艺术馆达成“上下楼”经营模式。作为一家颇有名气的“网红店”,一直以海派文化作为产品与形象设计的创意源泉,未来将以艺术家张渊的画作为灵感对咖啡杯、抱枕、托盘等物件进行文创设计并定期举办中国画展览。
回到张渊艺术馆本身,建设上也颇具匠心。“我们要打造小而精的艺术馆,区别于其他艺术馆,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很多小巧思。”张渊艺术馆设计总监孙永康表示,由于张渊艺术馆面积不大,仅有六百多平方米,因此在空间结构上,为了更好展示张渊先生作品的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展示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艺术馆采用可移动的墙体和固定展览相结合,实现临展和固展共存于一个空间。据悉,艺术馆采用专业级灯光设备,通过中性色光让整体视觉变得很舒服,不仅能让市民在观赏的时候可以聚焦于作品上,同时好的灯光对于作品也是一种保护。
据悉,下一步,张渊艺术馆将定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进行展览,着力将张渊艺术馆打造成为闵行又一处重要的文化交流品鉴平台、文脉传承创新基地,吸引更多艺术名家、文化名人荟聚闵行,引领区域文化风尚。
作者:周辰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